
“電動車進入電梯,門就會自動感應,只有移出后電梯門才能關閉。近幾年頻繁出現高空拋物,在我們這里,幾點幾分、哪個窗戶拋的,都能監測到。還有小區垃圾滿溢,也會實時提醒,預警后工作人員在五分鐘之內就要趕到現場,處置完之后,還會及時提報平臺上來。”在淄博市臨淄區雪宮街道智慧化管理平臺前,街道黨工委書記何靜宜正詳細介紹著各項智能又實用的功能。針對“我為群眾辦實事”走訪中發現的難點堵點問題,平臺可將整個事件的處置流程形成一個閉環,用智慧數據從場景應用里尋找恰當的解決方案。


記者走進智慧雪宮城市黨建綜合體,映入眼簾的是整潔明亮的政務服務大廳,井然有序的各類事項審批辦理窗口。在自助便民服務區里,辦公區、打印區、茶歇室應有盡有,貼心的便民服務讓來辦理業務的社區居民們感到不同以往的體驗。走進雪宮“城市大腦”,這里則分布著民生熱線12345、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和窗口,就像把各類常用辦事功能“濃縮”在一起,市民不用再去多跑腿就能辦成事。

臨淄區雪宮街道位于臨淄城區西部,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3.1萬戶7.7萬人,轄14個社區67個生活區,其中,54個生活區為201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借勢“數字臨淄發展”,雪宮街道以打造“城市大腦”全域智治為目標,探索構建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全要素網格為基礎、以智能化應用為支撐、以聯動共治為核心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目前,已列入山東省“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推廣典型案例。
以城市事件為牽引,統籌管理網格,實現“人跑人管”向“云算云治”轉變,拓展城市大腦應用云場景,目前,已經采集7.3萬居民、5600余家店鋪、40家工業企業的信息,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和統一管理,解決了基層治理服務和管理對象“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難題。通過平臺AI智能分析,實現重點區域、重點人群24小時全時段管控。自運行以來,依靠智能感知設備這些“千里眼”“順風耳”,發現并處置的事件數呈上升趨勢,日均46件,占日總事件數約30%;處置力量減少近40%,一線執法時長縮減55%。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