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二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決賽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圓滿收官。本屆大賽以“海洋跨介質航行”為主題,設置科幻類、設計類兩個類別,中小學組、大學組分組競賽。自開賽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共有209支隊伍報名參賽。經網評初賽,來自全國23所高校、中小學的108支隊伍進入決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賽采取專家線下評審、選手線上競技的方式。經過精彩的線上路演和競技,《來自遠方的禮物》、《小花尋寶記》、《歸去來號》、《“娛”翔“潛”底》等10件作品脫穎而出,斬獲大賽特等獎。

比賽當日,來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毓芾碇行摹⑸綎|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青島大學、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九中學、中國航海模型運動協會和中國海洋大學的12位專家評委對線上參賽隊伍進行了評審。其中,科幻類要求參賽隊伍以繪本的形式,構想在2070年實現跨介質航行的方案,并對其原理、裝置、技術等要素進行闡述。設計類要求參賽隊伍設計一款可應用于空中飛行、水面航行和水下潛航的新概念無人航行器,圍繞航行器的結構設計、動力系統、導航定位系統、環境感知系統、材料及工藝等要素進行構想。

據悉,本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教育分會指導,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同時也是第七屆大學生科技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供認識海洋的契機,探索海洋難題的解決路徑,發現、培養一批海洋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激勵大學生點亮科學夢想,走上潛心致研、科技報國之路。(通訊員 李曉慶)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