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日訊 眼下正是“三秋”生產的關鍵時期,平度同和街道白埠地區四個新村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平耕地、撒肥料、播麥子,拖拉機、播種機穿梭于田間。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平度市供銷社引進了山東省供銷現代農業發展集團公司(簡稱“省供發集團”),采取“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農戶+供銷社托管企業”模式,對同和街道白埠地區四個新村四百多農戶的近一千畝土地實行全程托管,探索土地托管服務現代農業新模式。

土地托管模式將加速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進程,助推農業現代化。為保障小麥秋種,省供發集團調集了多臺施肥機、大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深松機、小麥精量播種機等進口現代化農業機械,在近千畝托管土地上進行施肥、深翻、播種作業,日均作業面積達到200畝以上,預計11月2日前完成全部小麥播種任務?!靶履J綄⒏淖冝r民種田分項作業方式,通過采用大機械作業,從旋地到播種三四道工序一站式完成?!笔」┌l集團平度項目經理李謨志說。
“現在我年紀大了,兒孫都出去打工了,實行這個政策真的是給我們老百姓謀福利了?!蓖徒值来迕駝⒂袢f。平度供銷社指導各新村黨組織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完全自愿前提下,農戶以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內部建立“保底收益+盈余分紅”分配機制,即每畝地800元收益保底,盈余四六分成(托管企業四成,村集體和農戶六成)。省供發集團與合作社簽訂土地托管服務協議,提供“耕種管收”全程服務。此種模式將農民、村集體和供銷社三方利益緊密結合,實現了農民和村集體持續增收。

確保糧食安全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但隨著農村老齡化趨勢和外出務工年輕人增多,加快探索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這個突出問題的新路子尤為重要。土地托管模式下,部分不愿耕種或無能力耕種者將土地托給為農服務中心,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國家惠農政策享有權前提下,實現農業規?;N植、機械化生產的現代化模式。
近年來,青島市供銷社努力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發揮體系平臺優勢推進“良種+良技+良法”種植模式,大規模采用機械化灌溉、水肥一體化、飛防植保等科學種植技術,降低物化成本投入、提高產量和質量,從而增加土地產出效益。同時,通過與人保財險公司合作,整合政策性基礎保險和商業補充保險,最大限度保障農戶利益,化解生產經營風險。今后,青島市供銷社將進一步轉變經營服務方式,完善經營服務機制,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和村集體持續增收,穩定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供銷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