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再報一次收看方式呀,剛才太快,沒記住。”如果不注意,可能會以為這是個直播帶貨節目,實則不然,這是山東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出的“嵙嵙心事兒抖音說”直播帶課活動,主播熱情推薦的不是商品,而是“嵙嵙心語”講堂。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的老師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上起了心理課。
“直播帶貨”是當下流行的商品線上展示和導購銷售的新型服務方式,大學生用手機看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娛樂和購物方式。針對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山東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結合公開課的課程設計,將線下講座同步進行網絡直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嵙嵙心語講堂”系列講座。

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9月首播到現在,“嵙嵙心語講堂”已推出兩期共十五場直播課程,網絡觀看人數達到兩萬余人。今年的講座更是另辟蹊徑,開播前先在抖音“直播帶課”為課程預熱。在直播間,主播和大學生網友你來我往,對當下熱議的幾個心理現象進行熱烈討論,包括“社交天花板”、“emo”、“拖延癥”、“內卷”等社會話題。
本期直播室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輔導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詢師喬楊和學生代表李凌越擔任主播,在提到“社交天花板”話題的時候,喬楊指出,社交心態體現的其實是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建設”這個心理成長課題,在大學階段,自我認知不夠穩定、不夠完善,容易產生過低或過高的自我評價,這種對自我的錯誤認知會投射到社交對象身上,導致人際交往時過度焦慮或缺乏自省;談到“emo”話題時,喬楊解釋到,“emo”是一種復雜心境,有豐富的情緒內涵,用“emo”來表達情緒很簡便,但是會降低情緒的辨識度,長期不能覺察辨識個人的情緒內涵會導致情緒堆積,嚴重的還會導致身體疾病,喬楊現場演示了情緒安撫技術“蝴蝶拍”,供大家在emo狀態時候主動放松;在談到“內卷”話題時,喬楊說,“內卷”是一種壓力應對,過度內卷不僅無效而且會提高焦慮水平,當焦慮水平超過臨界點,學習效率會迅速下降。

直播過程中不斷收到觀眾留言互動,喬楊也和同學們不停互動,做了簡單的解答,她建議大家帶著疑問收看“嵙嵙心語講堂”,直播中提到的話題會在講座中得到系統的學習。當晚全校有5000余名學生通過手機端或在教室集中觀看,評論三百余人次,獲點贊兩萬余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任波)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