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4日訊 為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聚焦青少年這一普法重點人群,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性強、接受度高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為青少年從小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自覺養成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習慣,涵養法治精神,青島市城陽區打造了 “家、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格局,以家庭為“基本面”,以校園為“支撐面”,以社會群體為“補充面”,每年為8萬余中小學生開展行之有效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實施效果。
以家庭為單位打好普法“基礎”
實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培養工程,全區230個農村社區全部選配法律基礎好,法治觀念強的人員擔任“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帶頭人”。同時,全區8個街道結合實際,分別成立法律聯盟類組織,依托基層綜治網格、社區居委會向城市社區居民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普法講座,推廣“愛城陽”、“城陽司法”等普法類APP和微信公眾號,方便群眾通過手機獲取法律服務資源,真正做到把法治訊息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和“手指尖”。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將普法訊息送到千家萬戶。規定每個社區“法律明白人”每周都要在社區定點值班,解答群眾法律疑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開展主題宣講、普法沙龍、以案釋法等活動,傳播法律知識,發放普法宣傳折頁等材料,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法治素養,為青少年在家庭中獲得基礎性法律知識做好鋪墊,助力營造和諧溫暖、知法守法的家庭氛圍。
以校園為主力筑牢青少年普法“支柱”
嚴格落實校內法治教育師資、教材、課時,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上好法治課。區教體局每年對法治課教師進行業務提升訓練,確保過硬師資隊伍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整合區內法院、檢察院、公安、律師服務等行業人力資源,配齊配強法治副校長,全區中小學校實現法治副校長100%覆蓋。定期開展法治班隊會、主題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青少年法律知識網上競答活動參與率100%。建立城陽第二實驗中學校內法治宣教基地,運用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對青少年開展預防犯罪、遠離毒品、防范校園暴力等各類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全區學生有序參觀學習。開展校內“模擬法庭”等法治實踐活動,全區中小學?!澳M法庭”參與率100%,在青島市中小學生模擬法庭大賽中,城陽區選送代表隊連年獲獎,獎次包括“一、二、三等獎”。建立校園法治圖書角,區司法局為法治教育標準化校園配備青少年法律圖書10000余冊,城陽區圖書館開設流動圖書展架,保障法治類圖書在校園內充足供給。
調動社會力量補齊青少年普法“短板”
“陽光城陽”法治巡回宣講團匯集區內優秀律師資源,每年為所有中小學校開展至少一輪法治宣講活動。針對校園宣講中“認知差距”、“課時調整困難”等問題,宣講團成員根據實踐不斷總結摸索,創新提出“現場錄制+輪班播出”的宣講模式,實現了一場講座全校覆蓋的良好效果。團區委、區婦聯等群團組織積極參與,每年深入學校開展法治類主題實踐、文體活動50余場,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良好法治意識。青島交運集團溫馨校車有限公司與城陽區司法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校車車身張貼面向青少年群體的普法宣傳公益車貼,組織校車護導員在接送學生上下學途中,向學生宣傳法律基礎知識,發放普法書簽、青少年法律知識折頁等宣傳品,同時在校車內部建立法治流動圖書站,投放青少年法治讀物供學生隨時取閱。2021年“六一”節前夕,只有13名學生的城陽區惜福鎮街道棉花小學迎來了法律宣講團,律師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自編自導故事案例,提前采辦服裝道具,在教室里布置“庭審現場”,角色扮演法官、檢察官、代理人、辯護人等人物,并邀請學生參與扮演“法警”,為學?!叭w”師生送去了一場生動的“模擬法庭”,用行動踐行了城陽區青少年普法“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
城陽區通過建立“家、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保障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有計劃、有特色、有成效地開展,青少年法治素養明顯提高,尊法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思維深入人心。城陽區先后于2014年、2017年獲得兩屆“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榮譽稱號、20多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零犯罪學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高珊珊)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