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4日訊 山海相連,心手相牽。記者從市南區教體局獲悉,市南區6名骨干教師赴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開展“組團式”支教,他們聚焦精準、深化幫扶,以理念植入、業務幫扶、交流學習、物品捐贈等形式,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架起東西部教育對口協作的“友誼橋”。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市南區新湛路幼兒園教師閻愛潔和市南區實驗幼兒園教師朱紅始終堅守在支教教學一線,堅持將課堂示范與教研相結合,分級部進行教育活動專項指導10余次,并在受援幼兒園公開執教中班美術《小魚兒水中游》、大班語言《其實我很喜歡你》、大班社會活動《我會傾聽》等示范課,有效推廣了市南區學前教育游戲化教學、藍色海洋教育等經驗。市南區實驗小學教師劉康、琴島學校教師王俊、三江學校教師谷薇在受援小學擔任一年級語文、音樂教學工作,她們不僅深耕課堂,還執教了語文課《ɑng eng ing ong》、音樂課《其多列》、音樂課《小螺號》等示范課,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學為中心”等新課程理念,通過課例與研討的形式與老師們進行分享與交流,帶動老師們收獲更多的啟示。三江學校教師李海英在定西市特殊教育學校支教期間,立足精準幫扶,組織全體教師參與新編廣播體操的研討與修訂,親自示范并手把手指導全體教師學習新編廣播體操,通過研討與培訓,明確了特教學校推行新廣播操的出發點和目的,有效豐富了特殊學校課余活動,增強特殊學生的身體體質。
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支教教師還與受援幼兒園及小學的教師圍繞語言、美術、社會、家庭教育教學策略及方法進行典型經驗分享,結合領域教學中教師出現的問題與困惑進行深入交流,開拓了教師的教學視野,助推受援學校育人方式的變革創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