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5日訊 她是乘客心中的好司機,穿梭隧道,迎來送往;她是同事眼中的“女漢子”,性格爽朗,樂于助人;她是空巢老人心中的好閨女,滿腔熱情,忘我奉獻……與公交車相伴28年,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隧道6路駕駛員劉艷始終扎根車廂,逐夢前行,先后獲得青島市“工人先鋒”、青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并成為了聯通青黃的“文明使者”。

11月5日上午10時許,劉艷駕車安全抵達薛家島公交樞紐站,為自己28年的職業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份意外的驚喜和溫暖,正在等著她。
女勞模堅守最后一班崗,這些人“組團”送驚喜
“回來了,回來了,劉艷回來了!”11月5日上午10時許,在薛家島公交樞紐站,伴隨著車輛的緩緩進站,原本安靜的場站瞬間沸騰起來。車門打開,隧道巴士第一分公司經理王順手捧鮮花來到了劉艷身邊。“劉艷,感謝你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祝賀你今天光榮退休!”劉艷的同事、多年乘車的老乘客也來到了現場,他們在熱烈的氣氛中與劉艷擁抱,并為她送上了親手編織的圍巾。

為了感謝劉艷多年的付出,分公司為她舉辦了一場小型的退休儀式。儀式現場,全國勞動模范王艷向劉艷獻上了精美的相冊,里面記錄著劉艷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劉艷長期幫扶的孤寡老人夏秀香大娘因身體原因未到現場,她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錄制了祝福和感謝視頻,劉艷的丈夫和兒子也為她錄制了暖心視頻。觀看視頻時,劉艷多次感動落淚。最后,劉艷為在場的青年職工講述了自己的駕駛經驗、服務方法,在傳承中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島城追夢人,車廂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
劉艷清楚地記得,1993年10月,22歲的她第一次登上公交車廂,在25路擔任售票員工作,那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1997年,公交開始嘗試實行無人售票,從小對方向盤充滿向往的劉艷躍躍欲試,第一時間報名學車,并順利通過了審核和考試。1998年,劉艷終于摸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方向盤。“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自豪,覺得開著‘大盒子’很威風!”提起當時激動的心情,劉艷至今念念不忘。
23年來,劉艷先后駕駛過汽油車、小揚子柴油車、12米大柴油車、純電動公交車等多種車型。每換一種車型,她都能行迅速掌握,在她的身上,總有一股執著、不服輸的韌勁兒。2008年的一個下雪天,天寒地凍,連夜的大雪覆蓋了茫茫大地,凌晨要發車的時候,許多車輛的油管被凍住,發動不起來,這可把大家急壞了。幸運的是,劉艷駕駛的公交車順利啟動,為了不耽誤運行,劉艷壯膽承擔下了頭班車的發車任務。“下雪天運行相比平時難度增加,當時很多女同事下雪天就不敢跑車了,我心里也很緊張,但我膽子比較大,最后我憑借著積累的經驗,順利完成了運行任務。”那一天,劉艷一口氣跑了三圈,連男同事都對她刮目相看。23年來,劉艷的公交車從未因為惡劣天氣停駛過,風霜雨雪中,總能看到她駕駛車輛在路上穿梭的身影。
青島首批純電動公交車駕駛員,見證青黃兩地變遷
2011年6月,膠州灣隧道正式開通,隨著薛家島充電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同年7月6日,首批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隧道2路線運行,劉艷也因表現優異被挑選成為第一批純電動公交車駕駛員。
“純電動公交車沒有離合器,運行過程中,怎樣才能將車開得平穩?”基于為乘客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初衷,劉艷積極參加純電動公交車操作技術、車廂服務禮儀等各種培訓,并研究琢磨純電動車節能技術。幾年下來,她由一個純電動公交的“門外漢”成為能熟練駕駛和維修保養新型純電動公交車的行家里手。劉艷根據海底隧道進出口車流大、車速快,匝道彎急、坡陡特點,細心觀察、悉心揣摩、反復實踐,總結出了符合隧道2路線行車特點的“四預見”安全行車工作法,為乘客帶來安全舒適乘車體驗的同時,也大大節約了電能成本。“駕駛平穩,乘坐舒適”是乘客對劉艷駕駛公交車的一致評價。

在隧道2路線運行10年,劉艷見證了青黃兩地的發展變化。“隧道線路開通時,乘客爆滿,大多數乘客都是處于對海底隧道的好奇,也有從市區到西海岸上班的乘客,以前都是坐輪渡,隧道公交開通后,為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據劉艷介紹,線路開通初期,隧道內通行非常順暢,10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通行費用的三次降價,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交通也開始擁堵起來,公交車的客流量相比之前也有所減少。“10年來,西海岸新區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大廈崛起,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買房,青黃兩地的聯系也更加緊密。”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劉艷將這些變化看在眼里,也為社會的發展感到欣喜和自豪。
車廂內熱情服務,車廂外投身公益
劉艷在同事眼中是名副其實的“女漢子”。然而,平常敢拼敢闖的“女漢子”,在車廂里也有細膩的一面。多年來,劉艷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服務技能,她熟知市區所有公交線路的首末車時間、相關站點,被同事和乘客親切地譽為“問不倒”。服務中,劉艷細心揣摩乘客心理,總結出“對老年乘客要耐心照顧,對外地乘客要熱心幫助,對小學生要關心愛護,對殘疾乘客要細心關注,對不文明的乘客要誠心感化”的“五心”工作法。
乘坐劉艷公交車的乘客會發現,途中無論需要什么,劉艷總能一下子“變”出來。原來,在劉艷的車廂里,有一個“百寶箱”,里面裝滿了一次性雨衣、清涼油、速效救心丸、礦泉水等物品,在乘客需要時,她總能及時提供幫助。

劉艷還將愛心延伸到車廂之外。每逢“五一”“十一”學生返校高峰時期,隧道公交線路客運量大增,劉艷便主動帶領班組成員到站點維持秩序、疏導交通,幫助大學生搬抬行李、為外地乘客提供咨詢,經常是喊啞了嗓子、站麻了腿,但她卻始終用笑容使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踏實和溫暖。她還帶頭組建了“雙艷”志愿服務團隊,積極投身到“關愛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務中,先后榮獲“十佳團隊”“青島市優秀志愿者團隊”稱號。
在公交線路上,在簡單溫馨的十米車廂內,在擁擠的公交站臺上,在空巢老人的家中,處處都能發現劉艷溫馨的笑臉和忙碌的身影。她用真心對待乘客,用愛心奉獻社會,在一方小小的方向盤上,用不懈地奮斗轉出了屬于自己的“美麗人生”。即將離開心愛的公交車廂,劉艷眼中滿是留戀和不舍。當被問到退休后的打算時,原本開朗樂觀的她卻一下子哽咽落淚。“之前一心撲在工作上,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接下來,想多陪一陪父母,這是目前最大的愿望了吧。”劉艷說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衣彥飛)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