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5日訊 日前,在即墨召開的青島市“美麗庭院?幸福家”提質拓面現場觀摩會上傳出喜訊:即墨溫泉街道社生社區后街網格,一個曾經的“老大難”村莊,成為“美麗庭院創建標桿村”。全村920戶,常住庭院793戶,有556戶打造成美麗庭院,創建率達70%,網格“黨建+美麗庭院”的經驗做法,得到了青島市婦聯、市文明辦領導及現場觀摩代表的充分肯定。
黨群同心共建美麗家園
社生后街屬典型農業大村,衛生“臟亂差”曾一度成“老大難”。在街道黨工委及區包村干部的關心支持下,黨支部書記王闊會同班子成員,堅持黨建引領,巾幗帶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12名全部由婦聯執委委員組成的巾幗巷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引導幫助責任區內其他村民創建美麗庭院。

今年72歲的紀春英,是一名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賦閑在家,得知共建美麗家園的消息后,主動請纓,擔任巷長,不計報酬。在她的感召下,徐彩紅等11位巾幗巷長,更是不甘落后,爭先發揮“愛干凈、心思細、能拉呱、善發動”的自身優勢,積極為村莊環境衛生整治獻策獻力。加上積分獎勵約束機制的推行,村民的態度發生了逆轉,從原來的“要我干”到現在的“我要干”。家家戶戶花草滿園,愛意滿滿。環境鄉風越來越文明,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環境衛生看似小事,實則關乎百姓民生,后街網格由“老大難”到“標桿村”的轉變,關鍵靠黨建引領,黨群同心凝聚合力。”社生社區黨委書記王萍說。
因地制宜構劃發展藍圖
“獲評‘美麗庭院’,變成‘標桿村’,人居環境好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們還要發展村莊集體經濟,讓每一位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提到未來發展王闊會充滿信心。

村莊地理位置優越,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東接萊青路,距街道政府駐地僅10分鐘車程。村里有幾十畝果園,種植的蘋果綠色有機,5塊錢一斤不愁賣。18個閑置大棚,計劃種植草莓、西紅柿等特色果蔬。村后靠北山處有現成的水源,稍加改造就可垂釣。另外,還有村莊農家宴加工的特色饅頭……根據村莊現成的資源,依托響當當的海洋溫泉影響力,發展觀光采摘、垂釣和民宿產業,鋪就了一條富民強村路。不久前,村莊已成立了民宿旅游觀光農業合作社。
藍圖制定好了,新的難題隨之又來,村里懂果蔬種植技術的村民太少。恰在此時,區包村干部送來了“創富金鑰匙”。在包村干部的陪同下,即墨區果茶站站長傅財賢專程來到后街閑置的大棚里,現場解惑釋疑。傅站長在查看大棚狀況后明確表示:村莊的自然條件及土地資源非常好,適宜發展特色大棚,種植奇異果、大櫻桃、草莓等特色高附加值作物。
區果茶站新引進一個奇異果品種,種植管理簡單,每斤能賣到25元,畝產4000斤以上,省內其他地市已有成功的先例。對于缺少種植經驗的村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傅站長還承諾,以后村民如果在果茶種植方面有需要,他會繼續提供技術支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于建軍 文/圖)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