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看看你親生女兒的照片? ”10月30日,面對正陽路派出所民警的詢問,66歲的王某低頭抹起了眼淚:24年前,他在江蘇省東??h挪用110多萬元公款倒賣糧食,賠本后開始逃亡。前不久,王某潛逃到城陽區,暫住在正陽東路一小區里,被智慧安防系統識別出異常……
物業報警
獨自出入,這個老漢很可疑
近日,城陽區正陽東路一小區已全部完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保安通過監控日常巡查時發現,一名頭發斑白的陌生老漢連續多日獨自出入。為了疫情防控和社區安全,小區物業人員上門找到這名老漢,他自稱從外地趕來幫忙照看孫輩,還未來得及報備。物業工作人員詢問老人近期行程及乘坐交通工具等情況時,老人一會回答從黑龍江過來、一會又說從省內的煙臺過來,還說弄丟了身份證,也提供不出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證件,物業立刻把情況反饋給了正陽路派出所社區民警。
社區民警找到老人,他自稱仇某,今年66周歲,籍貫為黑龍江尚志,在煙臺生活過一段時間,身份證件丟失后一直未補辦。老人雖然自稱是黑龍江人,但這名社區民警老家在江蘇,隱約聽出了老人說話帶著江蘇口音。民警覺得老人身份有疑點,立刻將情況提報到了分局合成作戰指揮室。
指揮室民警查詢后發現,老人從黑龍江到煙臺又到青島,卻沒有留下任何乘坐交通工具的記錄;老人手機號碼的登記人是一名張姓老漢,兩人的相貌相似。另外,戶籍庫中的仇某早已過世。作戰指揮室團隊初步研判后認為,老人很可能是一名冒用他人身份的在逃犯罪嫌疑人。
民警核實
是在逃24年的犯罪嫌疑人
根據指揮室團隊提供的線索,民警到小區展開摸排,得知老漢到小區的20多天里從來都是早出晚歸,從不扎堆,也不與任何人寒暄。民警聯系了老人籍貫所在地黑龍江尚志,當地人也普遍反映他深居簡出、獨來獨往,但時間久遠,老人的身份無法核查。

合成作戰團隊調整偵查方向,把“江蘇鄉音”當成突破口,很快發現老人與2002年江蘇東海上網追逃的挪用公款在逃人員王某高度相似。由于王某在逃已24年,信息核實極其困難。合成作戰指揮室會同刑偵三中隊、正陽路派出所聯系了江蘇警方,調取了王某的家庭情況等信息,一面密切關注老人動向,發現在逃人員王某的身高、體態、五官與老人都十分吻合。民警再次登門找到老人。面對民警的追問,仇某仍表現得十分平靜,直到民警掏出王某女兒的照片,問出“你想不想看看你親生女兒的照片”時,老人低頭流下了眼淚,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是潛逃多年的王某。
案情呈現
挪用公款賠本,走上逃亡路
24年前,王某曾在江蘇東海一家運營公司做財務管理,因一時貪念,挪用了公司110多萬元儲備款用于倒賣糧食,結果血本無歸。 1997年,110萬元對于普通人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王某開始了背井離鄉的逃亡之路。曾到東北倒賣過糧食的王某一頭扎進了黑龍江的田間地頭,隱姓埋名,面朝黃土背朝天幫一戶仇姓人家種起地來。一家人看著不茍言笑、老實本分的老王,也沒有追問什么,十幾年來就這么過去了。
在漫長的逃亡過程中,王某一直留心尋找是否有年齡相仿、與自己年紀長相相似的人,想獲得一個合法的身份,但一直沒有機會,只得冒充黑龍江尚志的居民仇某。他惦記著在江蘇老家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但一直不敢聯系。當聽到民警講出他女兒的名字時,王某徹底破防。目前,王某已被公安機關控制。
記者從城陽公安分局了解到,自2017年11月正式啟用“合成作戰指揮室”以來,警方通過開展大數據、智能化的警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了城陽公安警務工作整體效能。僅今年以來,合成作戰智慧團隊已獨立完成300多起案件的分析研判,直接鎖定犯罪嫌疑人127人、發現抓獲在逃人員25人,并在820多起案件的破獲過程中起到了強大的保障支撐作用。(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劉卓毅 通訊員 欒云海)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