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雙11”戰線被拉長,許多“剁手族”已經完成了一波搶購,等待著正在路上的戰利品。在意訂單物流信息的你或許會發現,每天到了深夜時分,訂單物流信息會更新為“已到達某地分揀轉運中心”,隨即又在短時間內顯示發往下一站,這便是快遞運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分揀轉運。面對“雙11”龐大的快遞數量,島城各大快遞公司的分揀中心已開啟“連軸轉”模式,這里通宵達旦、高速運轉,承載著網購一族的熱切期待。近日,記者親歷青島郵區中心陸運中心,探訪快遞分揀的那些事兒。
現場
一天分兩班 工作10小時
“你好,請登記掃碼測溫,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確保沒有問題后才可消毒進入。 ”近日,記者來到青島郵區中心陸運中心,在進入倉儲區分揀之前,值崗人員進行了認真的防疫核查,才抬杠放行。
走進倉儲區,偌大的快遞分揀車間內已是一片忙碌的場面。在15000平方米的場地內,數百名工作人員在流水線上掃描、分揀、裝運即將發出的包裹。快遞分揀機器也在高速運轉,各種包裹被一一分揀到不同的郵包中去。
據青島郵區中心陸運中心業務檢查室主任商柏亭介紹,每天早上5點半和晚上10點半,這兩個時間段,共計150余輛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運輸車會進入園區,把發往青島、煙臺、日照等地的快遞經郵區中心分揀,運至各個區域的投遞部。

“今年‘雙11’的戰線拉長了,從11月份開始,快遞數量就有了明顯增長。 ”商柏亭告訴記者,11月9日中心共處理快遞55萬余袋 (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小件占比59.2%。而在平時,中心的快遞處理量大約在25萬袋(件)。 “11日開始,我們將迎來高峰期,到時候快遞處理量每天能達到70萬到80萬件。為了應對‘雙11’高峰,我們已經開啟了加班加點模式。 ”商柏亭介紹,“這幾天快遞根據往年 ‘雙11’的包裹量分析,海量的包裹給郵政分揀、運輸、投遞帶來的壓力比去年更大,預計今年‘雙11’期間,郵件處理量將再創歷史新高。青島郵區中心已做好場地、人員、派件節奏等多方面準備,正式迎接即將達到峰值的投遞業務。 ”由于快遞高峰的到來,要處理比平日多幾倍的快件量,目前中心工作人員增加至近460人,一天分為兩個班次,每班次約有230人共同作業,工作超10個小時,可謂“連軸轉”。商柏亭說,今年“雙11”快遞分揀“熱潮”將會持續到本月22日左右。
流程
卸貨分揀 無縫銜接效率高
如何應對每日數十萬件的包裹分揀量?記者帶著疑問在分揀車間尋找答案。在卸車垛口處,有幾輛快遞運輸車剛剛抵達,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將數千件快遞包裹放在自動分揀機上。 “分揀機和卸貨垛口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就是為了能更科學地分揀,根據包裹的不同大小運送進不同的分揀機,小包裹運送進矩陣分揀機,中型和大型包裹則運送進旁邊更大的分揀機內。 ”商柏亭向記者介紹。

各類快件經過工作人員的分剔作業后直接送上分揀設備,設備自動對快件進行大、小件分類。其中小件會投放到供包臺,工作人員只需將供包臺上的快件條形碼朝上放置在傳送帶上,通過自動掃描設備識別郵件目的地。掃描完成后,小件會投放至各自對應的格口。每一個格口處都設有紅外線,快件包裹裝滿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對集包進行密封后,通過傳送帶直接送到裝車垛口。
商柏亭告訴記者,分揀車間共有43個垛口,其中接卸垛口8個、裝發垛口35個。快遞運輸車在分揀中心西側接卸垛口停靠接卸。郵件通過接卸垛口掃描后先進行粗分,郵件分別進入一環、二環、三環、四環自動分揀機,4個生產環與裝發垛口連接,其中生產四環主要負責市內投遞部郵件的分撥。當市內投遞郵件分撥完畢后,再拉到分揀中心北面的裝發垛口。
“原來是‘人等車’,現在是‘車等郵件’。為確保設備的安全有效運行,每一處區域都有專人負責巡查。工作人員將來到眼前的包裹分裝上車,送往全市各個投遞部,最終再由投遞部投遞人員分頭派送到市民手中。 ”商柏亭說。
體驗
頻繁拿放件 累到手酸痛
分揀過程中,小件包裹的面單掃描也要靠人工輔助。今年45歲的老曲,已經在掃描快件面單的供包臺上工作了3年。他的工作看似簡單:就是把大小不一的快件一件件手動分開,再按順序放入分揀系統,以便機器可以快速掃描每一個快件……不過這種周而復始的工作中也暗藏著門道。 “我們要快速鑒別一部分不適合放入自動分揀系統里的快件,比如超出格口規格的快件,比如三段碼不全、需要人工分揀的包裹。那我們在掃描面單的同時,順手把這些事情做了,從而提高整個快件流轉的速度。 ”說這話時,老曲很有成就感。
隨后,記者參與體驗了快遞的掃描與分揀。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中,因為頻繁地拿件、放件,這份看似簡單又枯燥的工作,讓記者的手隱隱有些酸痛。在體驗之前記者還存在疑惑,戴手套有什么用?一番體驗下來找到了答案:手套可以增加手和貨物之間的摩擦力,拿件更穩,而且更加省力。
幕后
神器助陣保證郵件不“堵車”
為應對“雙11”海量郵件的到來,青島郵區中心已做足準備,除了增加人手外,還新增了各類神器,全面提升郵件處理效能,保證高峰期郵件不堵車、不卡殼。
“這是我們分揀中心安裝的小型郵件分揀機器,集高速運轉、自動化分揀、智能大數據掃描于一體,將在今年‘雙11’發揮大作用。 ”商柏亭告訴記者,這套分揀設備可實現小型郵件高速自動化分揀。它擁有202個格口,能夠替代人工掃描配發過程,使郵件在環形設備上自動識別落格。
記者看到,在落袋前的傳送帶上,標記著不同的數字,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同的數字代表著不同的地區,包裹只要傳送過來,會有自動掃描儀識別它的所在地區,包裹就會落入不同的袋中。當郵包裝滿后,機器會亮燈提示,然后工作人員可以將分揀完的郵包取走,更換上新的郵包。在車間的另一邊,一排等待裝貨的車輛停靠在垛口處,不同的包裹經過分揀后,直接裝車運送至各個地區的目的地。包裹從卸車到分揀再到裝車,整個過程在5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
據了解,該分揀設備可按1.2米/秒、1.5米/秒兩個轉速設置。例如,按照1.5米/秒的轉速,在郵件業務量飽和的狀態下,可以發12000至15000件/小時,按照20小時計算,每日可以處理24至30萬件快遞,大大緩解了工作人員的分揀壓力。
“此外,這個智能分揀擱架以前只有3套,今年又特地增加了5套,就是為了‘雙11’準備的。”商柏亭說,分揀中心及時與設備安裝調試人員溝通,確定了智能分揀擱架“一拖二”和“一拖四”等U型擺放模式,以利于分揀人員便捷高效操作。作為分揀員的智能助手,智能分揀擱架棱角分明,密集排列的格口,充分利用場地空間,也可以增加分揀范圍和深度。
只見分揀員輕輕一遞郵件,頭頂掃描器便自動掃描,滴聲響起,相對應區域的格口就會亮起綠燈,分揀員側身一步,快速將郵件投入格口,回身立馬掃描下一個郵件。整個過程流暢簡便,分揀員只需按指示燈快速行動,省去了記憶觀察格口的負擔。如果不慎投錯格口,設備還會亮起紅燈提示,確保快速準確分揀。 “小型郵件分揀機器和智能分揀擱架,將原來主要通過人工分揀進行的小件集包工作改由智能化處理,大幅提升集包效率。 ”商柏亭說道。
今晨發布
天貓“雙11”:1日至11日0時45分
38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
歷時13年,“雙11”盛宴熱度不減。今天凌晨,記者從天貓獲悉,相比較往年,今年的天貓“雙11”帶動了一大批中小品牌實現跨越式增長。截至11月11日0點45分,已有411個2020年成交額過百萬的中小品牌,實現銷售額突破千萬;更有40個2020年“雙11”成交額千萬級的品牌,在今年“雙11”成交額突破了1億元大關。
統計數據顯示,從11月1日到11日0點45分,已累計有382個品牌在天貓“雙11”的成交額超過1億元。其中不僅有華為、鴻星爾克等一大批人氣國貨品牌,也有蘋果、歐萊雅等國際品牌。百雀羚、回力這樣的老字號,蕉內、添可等新品牌,也同樣躋身成交額過億之列。國貨化妝品品牌逐本今年是第三年參加天貓“雙11”,其聯合創始人沈東來直呼:“銷量太瘋狂了! ”還來不及慶祝,逐本團隊趕緊忙著緊急調貨。據悉,預售開啟不到2小時,逐本銷量就達100萬件,預售額近1.3億元,超過去年同期10倍。
為助力中小品牌實現穩增長,僅在 “雙11”期間,天貓平臺就推出了14項針對商家的扶持舉措,包括各類補貼、預售即回款金融服務等,為商家創造更好經營環境,帶來更大生意增量。作為下半年最重要的電商促銷節日,今年天貓“雙11”從10月20日晚8點開啟預售,一直持續到11月11日24時。據了解,今年天貓“雙11”,共計1400萬款商品集體打折,29萬品牌商家參與天貓“雙11”,其中1000個品牌旗艦店的爆款商品將全部補貼到5折。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天貓“雙11”湊單門檻更低,從去年的“每滿300-40”降至“每滿200-30”;預售時間更靠前,從以往的零時改為晚8時,提前4個小時,消費者預購不再用熬夜;同時,平臺也推出了新玩法,上線淘寶購物車,可以一鍵分享淘寶好友,直接將自己“裝滿”的購物車轉發好友。(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錫復春)
兩口一個包子 “雙11”就這吃相
“注意,快件條形碼都朝上!注意,不要遺漏!”記者剛走進分揀車間,就被孫桂凱響亮的嗓音所吸引。記者走上前去想和他聊聊,他不好意思地說,“現在太忙了,中午吃飯時咱們再聊……”說完,他趕緊俯下身子分揀起快遞。
中午,記者在車間的微機室再次見到了孫桂凱。此時的他,正在大口吃著包子,只見一個包子被他兩口就吃完了。 “‘雙11’就是這樣的吃相,就跟打仗似的,并且吃包子更節省時間,吃完午飯馬上就要開工了。 ”孫桂凱說,自己在郵政分揀一線已經干了19個年頭。分揀車間白班200多名人員的調配、班組作業調度都由他來負責。 “這段時間,大家的工作很辛苦,當貨物從傳送帶上落下,我們就要掃描、分揀、打包。看似簡單,但分揀員從事著不斷重復的工作,單調而不易。我今天早上6點多就來了,預計得晚上8點以后才能下班。今天上午我們一條流水線光處理電商小件,就已經分揀了10萬多件,感覺今年‘雙11’貨物量要比去年多不少,這個狀態至少要持續一個星期左右。 ”孫桂凱說。
為快遞“保駕護航”的人
“雙11”到來,快遞員走街串巷忙碌著,為大家送快遞,這些辛勞是肉眼可見的。而在快遞分揀中心,每天“連軸轉”的工作則不被大多數人所知。
分揀人員真的需要日夜顛倒這么忙碌嗎?采訪前,記者一度有這樣的疑問。
在青島郵區中心陸運中心,記者起初認為有了自動化設備的助陣,分揀工作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當記者和這些忙碌在一線的分揀人員接觸后,才發現這份工作背后的辛苦。在記者“自告奮勇”提出體驗嘗試時,也體會到了這份工作與自己的想象大相徑庭。在記者體驗時,身旁的曲大哥說,這幾天整個狀態就是——睜眼干活,閉眼睡覺。對此,他們已經習慣了。
“雙11”我們在網上購物,只需要動動手指,然后就是等著快遞員來敲門送貨。但是,在這一件件快遞的背后,都有著分揀人員在默默地“保駕護航”。
延伸
島城快遞業務迎來高峰期
記者從青島市郵政管理局獲悉,隨著各大電商平臺開展促銷活動,青島市快遞業務已進入旺季。今年11月1日至7日,全市累計處理的郵件、快件量達到5000萬件。 11月11日至18日期間,快遞業務將達到高峰期,預計全市郵件、快件處理量將達到8000萬件。
據悉,青島市郵政管理局已提前動員全市郵政、快遞企業制定工作方案,提高旺季人力運力儲備,建立保障機制,最大限度調配資源,集中力量為旺季期間快遞服務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