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都曾趴在云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 ”這段話將母子之間的緣分描繪得如此美好。在嶗山區中韓街道董家下莊社區有一位 “最美母親”,她是45歲的邢茂榮,四個孩子的母親。 20年如一日地照顧兩個陸續出生的腦癱兒子,今年又盼來了兩個健康的雙胞胎女兒。她以超乎常人的堅強樂觀、永不放棄,詮釋著母親這個角色的偉大。
20年每天圍著孩子轉
邢茂榮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20年前,初為人妻的她無憂無慮,長發披肩,憧憬著相夫教子的溫馨生活。2001年4月,可愛的兒子出生了,全家人都沉浸在添丁的喜悅之中。然而三個月后,兒子逐漸表現出異常,經檢查確診是腦癱并發癲癇。剎那間,仿佛一道晴天霹靂,擊中了這個農村家庭,巨大的失落感壓得夫妻倆喘不過氣來。 “我很心痛,但是于事無補,生活還是要繼續,不會因為我們的悲傷有任何改變。我們一定要堅強,孩子還需要我們照顧,他有身體缺陷已經很不幸了,所以我每天一定要微笑著面對他,起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 ”邢茂榮沒有向命運無常的玩笑妥協,她日復一日地做著相同的事情,耐心給兒子按摩、翻身、擦洗、喂飯,又溫柔地陪孩子說話、唱童謠,雖然生活有些艱難,但她依然積極面對。
七年時光倏忽而過,對生活的希望和對健康孩子的渴望,邢茂榮和丈夫邵作青思前想后,決定再要一個孩子。孕前、孕中、孕后,邢茂榮小心翼翼地做了各項檢查,忐忑地盼來了2009年1月第二個兒子的出生。遺憾的是,二兒子也在三個多月的時候突發抽搐,被診斷為腦癱。 “當時感覺天昏地暗,那一刻真的非常無助和絕望。我和丈夫沒時間外出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和低保補貼維持生活。 ”邢茂榮回憶說,那時候真想找個清凈的地方喘口氣,但是一想到兩個孩子離不開人,她就打起精神,盡最大努力照顧好孩子。
日夜照顧大兒子脫險
近幾年,大兒子發病越來越頻繁,常年臥床導致身體各功能逐漸衰退,前兩年發病時很嚴重,因胃出血住進了醫院重癥監護室。 “治療花費很高,我還需要日夜照顧,不敢合眼,可以說是和死神進行搏斗。好在我護理得比較仔細,加上孩子很頑強,好幾次都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一直到現在,情況還算比較穩定。不管上天給我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再苦再累,我也要保護好他。老二漸漸長大了,也需要定期做康復訓練,經常是丈夫在家照顧大兒子,我帶小兒子去做康復。 ”夫妻倆經常忙得焦頭爛額,雖然兩個兒子的身體狀況改善不了太多,但凡能有一些好轉,對邢茂榮來說都是莫大的安慰,“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就永遠不會放棄。只要做就比不做好,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我們都會全力去做。 ”
邢茂榮夫婦給二兒子按摩。宋新華 攝
邢茂榮昔日的長發已變成利落的短發,多年的勞累讓她新添了些許銀絲。 “這20年,一天天的日子,我也不知道怎么過來的,只是覺得需要擔負起做母親的責任。 ”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沒有讓邢茂榮退縮。董家下莊社區婦聯和計生工作人員,經常自發捐款和購買禮品,看望邢茂榮的孩子們。憑著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熱心人士的幫助與支持,她堅信崎嶇的前路終將陽光普照。兩個兒子的到來改變了她的生活,也讓她變得更加強大,微笑面對一切困難,哪怕笑出了皺紋,也是歲月的饋贈。
新生命更帶來新希望
“我特別喜歡孩子,真的做夢都想要個健康的孩子,想聽孩子親口叫我一聲媽媽,這也是每個母親的心愿吧。 ”從25歲開始當母親,邢茂榮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給了孩子,她被街坊鄰居們所夸贊的重要身份也是母親的角色。年近半百的她日思夜想,還是決定冒著高齡產婦的風險,和命運再抗衡一次,鼓足勇氣第三次成為母親,期待著命運的天平會向她傾斜,盼來穩穩的幸福。
邢茂榮陪伴兩個女兒。宋新華 攝
當兩個新的小生命同時在邢茂榮的腹中孕育,她經常輕輕撫摸著肚子,感受著越來越強的生命律動,低下頭用溫柔的聲音和小生命說說悄悄話,唱唱歌謠。今年7月7日,一道明媚的曙光照進了邢茂榮的世界,一對雙胞胎女兒誕生了。姐姐的小名叫恩恩,妹妹叫樂樂。夫妻倆希望兩個孩子懷著對生命的感恩,健康快樂成長,也是感謝和祝福所有關心和幫助過他們一家的人。四個月大的小姐妹表現很健康,能在父母的輔助下擺出各種造型,鍛煉運動能力。邢茂榮滿懷喜悅地把兩個女兒攬入懷中,在記者的鏡頭前留念,“每天忙忙碌碌地停不下來,都沒顧上給小孩拍百歲照,今天可拍上了。 ”
不放棄總會盼來奇跡
邢茂榮這位堅強樂觀的母親,被評為2018年嶗山區孝親敬老先進典型人物,在中韓街道2019—2020年度“感動中韓 巾幗之美”活動中榮獲“最美母親”稱號,2020年7月還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
“現在有了健康的孩子,我覺得那么幸福。這兩個小孩可好了,一看到她倆,我就覺得自己又真正活過來了,越活越年輕。 ”記者走進邢茂榮的家中時,她的兩個女兒正趴在炕上鍛煉,大女兒非常愛笑,見到有人來了就合不攏嘴。小女兒文靜一些,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人。兩個兒子在陽臺的躺椅上曬太陽,經過幾次搶救的大兒子身體有些瘦弱,定期做康復的二兒子臉上經常樂呵呵的。 “老二的情況比較穩定,我總覺得說不定哪一天,老二突然就好了,就能自己下來走了。只要我心里不放棄希望,總會盼來奇跡的。 ”邢茂榮說。(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首席記者 張譯心)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