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3日訊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始終堅持重農固本,依托地域資源優勢,積極優化農業結構調整,根據當地林地多的特點,引進美國山核桃種植產業,綠了山林富了農家,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發展新路。
在大村鎮黃嶺村,已經十一月份了,山上的樹依然碧綠,這是什么樹呢?
藏馬山悠然谷黃嶺園區負責人崔成港介紹,“這種樹叫美國山核桃,是我們和省林科院聯合引進的新的品種,它作為一種綠化樹種,一般在十一月底才開始落葉,它的綠化時間比較長。”
據了解,美國山核桃又稱薄殼山核桃,“碧根果”,是世界著名的堅果和木本油料樹種,定植5-6年便開始結果,在結果15年后進入盛果期,結果盛期長達50-70年,適合種植于山區、丘陵、河岸、田園以及城鄉綠化,可為社會提供優質木材和多種工業原料,在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崔成港說,“它是果材兩用,它產的果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碧根果,木材是一個高檔硬木,作為高檔家具木料,價值也非常高,現在的市場價值大約在每立方六千到八千元。”
據了解,藏馬山悠然谷黃嶺園區2016年開始建設,先后引進了30余個薄殼山核桃品種,育苗百余畝,現為江北最大的薄殼山核桃(碧根果)育苗基地,不但綠化了荒山,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前來就業,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當地的核桃產業剛剛起步,悠然谷黃嶺園正在加強技術培訓,強化果園管理,篩選適合于北方環境氣候的優良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不僅可以優化產業結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果樹長大后可以涵養水源,增加林地面積,從而踐行“兩山”理念及“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筑牢了山區致富的綠色發展鏈。
崔成港介紹說,“我們園區已經選育出適合咱當地的優良品種,下一步就準備大規模的進行推廣,吸引更多的周邊的村民參與進來,向產學研種植銷售和成果的深加工一體化發展,也讓美國山核桃產業成為村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韓瑞勝)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