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5日訊 11月14日是 “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各種并發癥,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其中,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腎病,現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近日,記者采訪了青島內分泌糖尿病醫院副主任醫師王駿,他表示,中老年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護腎方式,堅持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都是控“糖”的關鍵。
王駿正在查房。
患者要控制好“三高”
“如果糖尿病患者小便排出后,表面上漂浮著一層密密麻麻的細小泡沫,長時間不消失,同時伴隨著眼瞼、下肢浮腫的癥狀,是糖尿病腎病的典型征兆,應提高警惕。 ”王駿提醒說,推薦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就應進行腎臟功能相關檢查,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臟疾病,以后每年應至少篩查1次。
據王駿介紹,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功能衰竭的速度,要高于其他腎臟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
日常護腎記住這三點
王駿提出三點建議:1.護腎越早開始越好。注意危險因素,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避免濫用藥物,少熬夜、不抽煙、多喝水、吃鹽適量,避免過度勞累等。 2.定期體檢。通過體檢早發現異常,建議每年體檢一次,尤其是慢病患者,更要提高腎臟體檢的頻率,做好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3.有臨床癥狀時,注意排查。如果出現血壓升高、貧血、納差惡心、夜尿增多、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時,注意進行尿液檢查及腎臟功能測定。
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適量的蛋白質是糖尿病腎病飲食調理的關鍵,糖尿病腎病的人群應該避免高蛋白飲食,但要適當提高膳食中的優質蛋白質比例。食物中蛋白質的來源建議以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為主,比如瘦肉、禽肉、魚蝦、雞蛋、奶制品。
如果在保證足量攝入優質蛋白的同時,還要滿足機體對于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有時需要將一部分普通主食換成蛋白質含量較低的淀粉類食物以控制非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如:淀粉、粉絲/粉條、涼皮、藕粉等。但由于此類食物升糖指數較高,所以應該搭配蔬菜等升糖指數低的食物食用。
“冬季是心腦血管及各類感染的高發季節,要注意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定期到醫院查體,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王駿提醒。(觀海新聞/老年生活報記者 王鏡 通訊員 薛瑩)
責任編輯: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