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濰坊昌邑市鹽堿地改良與利用研討會在柳疃鎮青阜農業綜合體召開。會議分現場察看和座談交流兩個階段進行。與會人員到青阜農業綜合體鹽堿地改良現場進行了實地察看,聽取了有關負責人對鹽堿地改良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了青阜農業綜合體鹽堿地治理方法、治理效果、作物產量和下步規劃。實地察看結束后,在青阜農業綜合體教育培訓中心召開座談會。

研討會上,專家教授針對鹽堿地改良與利用工作展開了熱烈討論,對青阜農業綜合體在鹽堿地改良與利用方面取得的效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青阜農業綜合體在以糧食生產為核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耐鹽堿、產量高、品質優的農作物種植,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為鹽堿地改良利用工作提供了經驗模板。

會議指出,鹽堿地作為沉睡的資源,蘊藏著巨大的糧食增產潛力,要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加大科技資金和人才投入,用科技手段發展鹽堿地特色種業、培育高效農業,科學合理改良鹽堿地,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實現耕地資源擴容、提質、增效,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近年來,昌邑市緊緊圍繞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深度融入國家農綜區建設,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超前謀劃、先行先試,在北部沿海柳疃鎮青阜村創新推行“村企社共建”模式,堅持以糧食生產為核心,以共同富裕為目標,以多元化投入、鏈條化打造、綠色化發展為重點,將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打造的青阜農業綜合體成為山東土地經營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基礎設施配套最全的現代農業項目,趟出了一條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美麗宜居、農民增收致富的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子,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較為成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青阜路徑”。(閃電新聞記者 于剛 昌邑融媒 李連冰 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