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探索“多元黨課”新模式 激活黨員教育“新引擎”
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能激發廣大黨員堅定信念、牢記宗旨、愛崗敬業、勇于進取的自覺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近年來,青島大學積極探索黨員教育新路徑,通過打造主體多元、內容多元、形式多元、成效多元的黨課新模式,“課上課下”同步教育,“學做結合”雙管齊下,激活黨員教育“新引擎”。

主體多元,在實踐中促進自我提升
黨課“四講”,多主體登臺。青島大學構建起校領導講黨課、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黨課教師講黨課和師生黨員講黨課的主體多元模式。一是校黨委書記、校長圍繞“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明志”以及“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新時代高水平大學”等內容每學期為學生講開學第一課,其他校領導定期到分管部門、聯系學院為師生黨員上專題黨課。三年來,校領導講授黨課53人次。二是各基層黨組織書記通過“三會一課”、主題宣講的形式,或者結合青島市“三述”活動,以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的形式,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講黨課。三是學校組建起一支專業化黨課教師隊伍,面向新生、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員,建立起新生入黨引航黨課、入黨積極分子啟航黨課、發展對象護航黨課以及黨員領航黨課的課程體系,并持續深化黨校課程體系建設。四是優秀師生黨員組建宣講團,以流動黨課的形式開展宣講。“城市紅色記憶宣講團”成員由優秀學生黨員組成,對接多家黨性教育共建基地,通過當宣講員,教育來訪學員,通過當引導員,服務他人、提升自我。兩年來,宣講團成員在青島黨史紀念館、青島一戰遺址紀念館等地開展各類志愿服務90余次。“青年領航講師團”由本科生黨員、研究生黨員、教師黨員組成,面向全校師生廣泛開展時政熱點、理論政策、科技前沿等方面的“校園巡講”和“網絡巡禮”活動,探索以主題宣講和浸潤教育為核心的黨員教育新模式,兩年來,開展《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生命擺渡人》等精品宣講30余場。

內容多元,把感染力鐫刻在黨員內心
黨課“四學”,多內容覆蓋。青島大學將黨的理論知識、“四史”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大精神作為黨課重要內容,把黨課學習與促進學校黨建和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精準選題講好黨課。一是通過線上云端和線下課堂,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紀律和反腐倡廉等理論學習教育。二是通過講述趙一曼、王盡美等老一輩革命家以及郭永懷、黃大年等新中國建設者的感人事跡,開展“四史”學習教育,追憶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三是通過講述張桂梅、黃文秀等時代楷模的模范事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四是通過講述我校張嗣瀛、沈福彭等身邊榜樣的感人事跡,開展青大精神學習教育,發揮身邊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凝聚青大人的奮進合力。
形式多元,打造喜聞樂見的新黨課
黨課“四新”,多形式展示。青島大學注重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變化,在教育形式上主動求變,創新開設了美術黨課、音樂黨課、話劇黨課、實踐黨課等多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黨員的參學熱情。一是學校舉辦了“一顆赤誠為民心 八年脫貧攻堅夢”、“禮贊建黨百年”等連環畫展暨美術黨課,藝術地講述了省派第一書記走訪群眾、傾心為民辦實事的暖心故事,講述了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再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偉力。二是舉辦了“毛澤東詩詞誦唱會”、“歌頌偉大抗疫精神”等音樂黨課,歌頌老一輩革命家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以及在“戰疫”中涌現出的“最美”逆行英雄。三是話劇黨課將我校張嗣瀛院士、沈福彭教授和“全國最美支邊人物”梁楠郁校友等人的事跡搬上舞臺,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特色微黨課《人民乳娘 大愛無疆》,則以音、詩、畫的形式通過乳娘和乳兒跨越時空的對話,再現了膠東抗戰最艱難時刻,乳娘對八路軍后代以命相助的感人故事。四是學校還組織開展了“黨性教育基地進高校、高校青年學子進基地”,志愿服務團赴泗水、臨沭、新疆等地義務支教、義務醫療、藝術下鄉等實踐教學,教育引導師生黨員走出學校辦實事,踐行初心擔使命。
成效多元,激活黨員教育“新引擎”
成效“四亮”,多角度呈現。“多元黨課”的黨員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黨員參學率,強化了黨員教育效果。黨員發展質量、黨員結構、先鋒引領、擔當作為等方面成效亮點紛呈。一是黨員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啟蒙教育深入人心,參演微黨課《人民乳娘 大愛無疆》的學生演員被大愛深深感動,演出過程中堅定地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學校新生入黨申請人比例超過75%,在普遍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現苗子,及時引導,重點培養;學生黨員發展突出政治標準。不簡單以學習成績、班團干部等評價入黨積極分子。各學院打造青萌計劃、亮旗行動,以黨課效果落實新的黨員培養考核體系,真正培養選拔忠于黨、忠于祖國的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二是黨員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知群體黨員發展比例逐年提升,高層次人才政治引領實現新突破。目前,學校高知黨員占教師比例超過60%,“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全覆蓋,黨建工作與學術發展同向同行、同步提升。三是學校黨員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做好先鋒引領。我校黨員干部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踴躍報名省派第一書記,先后有17名優秀黨員干部到臨沂、濟寧等地重點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幾年間,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主動作為,精準施策,極大改變了鄉村面貌,被當地群眾譽為“黨派來的好干部”“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四是戰“疫”一線展現青大黨員的擔當作為。疫情發生,學校附屬醫院廣大黨員第一時間站出來,向黨組織遞交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志愿到疫情防控最前線。學校附屬醫院共派出3批143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先后有133人在抗疫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76人確定為重點培養對象,其中11人在武漢抗疫一線入黨,這些黨員充分發揮沖鋒在前、激勵他人的積極作用,有效帶動了廣大黨員群眾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作為、積極奉獻。期間,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他們再次用信仰鑄就政治擔當,用行動展現政治本色,唱響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生命贊歌。(作者:青島大學 張光明 )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