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上映的《海上風暴》到2019年上映的《寵愛》,七十載時光流傳,透過一張張鮮活生動的電影海報,看到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記憶,見證青島與電影的淵源。9月15日,由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市南區(qū)文化和旅游局協(xié)辦的“銀幕上的青島”青島70年電影海報展與市民見面。此次海報展由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宋蕾電影藝術收藏館承辦,展品全部出自青島電影人宋蕾的個人收藏,她從70年里在青島取景拍攝的電影中精心選擇了100部電影的100張海報,并對每部影片的故事梗概、主要任務和拍攝地點等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首次以電影海報展的形式講述了青島與電影的共同成長。

從小至今一直和電影有緣
從1993年在新區(qū)建立第一家電影院到現(xiàn)在,宋蕾在電影行業(yè)打拼了20多年,共建起8家電影城。但宋蕾的電影情緣卻遠遠早于1993年。
宋蕾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那時京劇樣板戲正流行:《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劇中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兒時的宋蕾隨父母生活在紅石崖。“放學后,我們小孩子們都回家,換上大人穿的深灰色衣服,有補丁的最好,戴上紅袖標,腰間系上皮腰帶,肩上斜背著自制的木頭手槍,小腿上纏著深布條。”宋蕾幸福地回憶著那段往事,通常,她和小伙伴們在供銷社前的院子里集合,分工扮演角色,自排自演,揮動自制的紅纓槍、大木刀,高聲唱著“向前進!向前進!戰(zhàn)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在滿是泥土的街巷,時常看到一群快樂的孩子蹦著跳著,熙熙攘攘地瘋跑過去。正是因為宋蕾表演李鐵梅、沙奶奶等角色出神入化,她在6歲那年,就被批準提前進入小學讀書。
“我這一生真的和電影有緣,我第一個工作單位的宿舍對面就是膠南電影院,一路之隔,躺在宿舍的床上就能看到‘膠南電影院’五個醒目的大字。”1980年宋蕾在膠南一家飲食服務公司上班后,又開啟了與電影的另一段淵源。
當時電影票非常緊俏,還得找關系走后門才能買到好票,恰巧宋蕾的小學同學在電影院工作。“我下了班就往她那跑,到電影院看張貼的每一張海報,看電影宣傳欄里的媒體影評和影院美工師傅手繪的電影宣傳畫。”
那時影片題材多樣,《少林寺》《小花》《廬山戀》《牧馬人》《天遠山傳奇》等,人們盡情享受著中國電影市場大繁榮帶來的愉悅。同時,恰逢外國影片大量涌入,日本的 《追捕》《人證》,法國的《苔絲》、《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流浪者》《大篷車》等,不同文化背景、審美情趣和地域習俗,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電影還是宋蕾的愛情介質(zhì)。因為常去電影院,宋蕾認識了當時是電影院放映員的喬偉。“他領著我走進了‘機房重地 閑人免進’的放映室,讓我坐在放映員專屬的高凳子上,透過放映窗口看電影。”
從相識到相知,宋蕾和喬偉戀愛了。“我既是電影院的同學,又是電影院的‘媳婦’,一直享受免費看電影的特殊待遇。”
后來宋蕾全家搬到了青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記得在1992年春節(jié),正月初二上午,喬偉在值班,我閑著沒事,就自己溜達了一個多小時,路上幾乎沒遇到人。”宋蕾回憶道,當時開發(fā)區(qū)到了晚上出奇的安靜,而對她來說,沒有電影的生活是枯燥的。
當時喬偉工作的大廈一樓有個報告廳,白天開會用,晚上閑著,宋蕾與老公一起合計,以電影院承包的形式改造裝修了報告廳。報告廳近500多平方米,層高8米,460個座椅,基本設施很先進,舞臺上方掛了銀幕,報告廳后面改造成放映室,1993年,宋蕾的第一家電影院開張了。

建起8家電影城2家電影館
從1993年在新區(qū)建立第一家電影院到現(xiàn)在,宋蕾在電影行業(yè)打拼了20多年,共建起8家電影城。
多年的電影行業(yè)生涯和對電影文化的喜愛,讓宋蕾收藏保存了近70年的有關電影資料。2017年,她的新影城開業(yè)時,特意在走廊櫥柜里擺上了電影小人書等藏品,影迷們對藏品很感興趣,看電影前后都圍著觀看、討論。2018年6月她在影院售票處前廳開設了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宋蕾電影藝術收藏館,觀眾可以在300平方米的大廳里免費欣賞她的藏品。2019年9月在東方影都靈山灣影視產(chǎn)業(yè)園開設了第二家電影藝術收藏館。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青島的電影院全部歇業(yè),宋蕾在5個月里和員工一起整理了電影收藏,把藏品分成十幾個大類,都搬進了近600平方米的新收藏館,新館區(qū)里,光是電影老拷貝就裝了一個展廳——現(xiàn)在的電影都采用硬盤存儲的形式,老拷貝越來越罕見了。其他收藏品類還包括老放映機、老電影票、電影雜志、小人書、電影劇本、原版海報、簽名照片等等。質(zhì)感十足的黑白劇照、帶劇情介紹的對開海報,都是宋蕾收藏的愛物。

在電影資料館里,宋蕾還特意設計了一個露天電影體驗區(qū),讓資深影迷重溫當年“銀幕前后都能看電影”的樂趣。因為露天電影是宋蕾的愛情介質(zhì),她和當時還是電影放映員的喬偉因電影而結緣,一起打拼電影事業(yè)。

在經(jīng)營影院之余,宋蕾還創(chuàng)作了長篇自傳《拷貝》,講述她和喬偉打造西海岸影城的歷歷往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豐富多彩的電影文化,培養(yǎng)了她對電影的審美和品位。去年12月,宋蕾在海南國際電影節(jié)推出了《拷貝:青島西海岸光影12年》、《拷貝:紅色手繪電影海報展》兩本冊子,完整展示了她對西海岸電影產(chǎn)業(yè)的觀察和她的海報收藏。(青報全媒體記者 單蓓蓓)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