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8日訊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循環暢通高效,需要整個供應鏈網絡的升級創新。山東省日前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施意見》,就提出打造一流供應鏈平臺,培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企業,引導傳統流通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
新近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的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日日順供應鏈 "),就正在完成從物流企業到供應鏈管理企業這個面向未來的“華麗”轉身,成為具備覆蓋生產制造、線上線下流通渠道至末端用戶場景服務的端到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
從“傳統物流”到“供應鏈管理”,表述變化的背后,是全鏈條服務能級和能力的躍升。這意味著,在用戶體驗的驅動下,日日順供應鏈的“服務半徑”正在向著制造端和消費端延伸生長,為客戶提供的,是涉及方案設計、倉儲布局與管理、運輸服務、末端用戶配送,以及安裝、逆向物流在內的全套供應鏈管理服務。
既“懂”制造,也“懂”消費
向供應鏈服務賽道“變道”發力,是席卷行業的一場時代風暴。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有效地連接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物流行業,對于打通供應鏈、協調產業鏈、創造價值鏈意義重大,也將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順應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日日順供應鏈通過服務模式的創新打造貼近客戶需求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引領行業轉型升級,滿足制造端和消費端不斷變化的新需求。
在采購及生產制造環節,日日順供應鏈結合客戶以最低庫存保障生產需求的目標,為其提供 VMI、JIT 等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在此基礎上,日日順供應鏈通過與客戶間建立起定期評價及反饋機制以動態及時了解客戶的供應鏈管理需求,持續迭代優化供應鏈管理服務。
需求往往首先產生在終端市場。因此,在消費流通及服務交付環節,日日順供應鏈圍繞終端用戶對于交付時效及服務體驗的更高要求,打造“統倉統配”、“送裝同步”、“場景定制”在內的服務方案。
毋庸置疑的是,能夠引領這場變革的企業,勢必有著對制造和消費行業變化的敏銳嗅覺和深刻洞察。而這也是日日順供應鏈領跑行業的長板能力之一。
科技賦能供應鏈生長
要想實現供應鏈上的延伸生長,科技創新能力是“必修課”。
作為科技部首個“智慧物流領域”國家級重點專項“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的牽頭承擔單位,日日順供應鏈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知名高校及技術領先企業,攻堅物流及供應鏈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物聯網、云計算、機器學習、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在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發運用,帶動行業向物流智慧管理與服務發展。
如今日日順供應鏈已形成了包括訂單優化管理、倉儲管理、運力調度、智能路由規劃以及智能裝備在內的超過20項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超過40套信息系統,擁有超過150項軟件著作權以及29項專利,基本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貫穿于供應鏈服務的核心業務環節。

日日順供應鏈即墨倉
為了確保這一能力的可持續,日日順供應鏈也在探索為行業持續“造血”的創新機制。
通過聯合中國物流學會共建國內大學生社群交互的創業創新共創平臺——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為高校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訓機會”,目前,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已累計輸出圍繞自動化、智能優化算法、視覺檢測等前沿技術在供應鏈管理服務節點運用的相關創新課題,為技術創新以及業務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場景物流”贏得未來
轉型、變革,往往是被時代洪流所裹挾,伴隨著“陣痛”。而對日日順供應鏈來說,這場升級之路走得卻更加“順其自然”。
自2000年成立起,日日順供應鏈就便專注于為產業用戶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以開放且復雜的消費供應鏈為主場景,為用戶輸出以線上線下庫存共享為核心的全渠道供應鏈設計及解決方案。
如今日日順供應鏈將其對制造和消費場景的充分理解,以數字化、精細化不斷豐富供應鏈服務及方案,在行業首創了“場景物流”模式,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場景服務方案。
全生命周期,意味著不只是送裝。聚焦健身、出行、居家服務、汽車、冷鏈等行業領域,在一個個細分場景里,日日順供應鏈為用戶送去的不僅是產品,更是好的、健康的、全方位的體驗。
以居家服務場景為例,日日順供應鏈場景服務師根據用戶實際需求及家電清洗痛點,進行“服務化延伸”,通過專業清洗設備,針對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油煙機等家電產品,以高溫蒸汽洗的方式,實現對家電的清潔、殺菌、消毒,并提供安全測電、裝防護罩、還原驗機等服務。

依托健身、出行、居家服務等場景延伸服務,日日順供應鏈掀起了一場“場景物流”變革。這些服務場景看似細微,卻真正做到了用戶心坎上,解決了用戶的真實痛點,吸引了宜家、林氏木業、愛瑪、億健、卡薩帝等眾多跨行業、跨領域的優質生態合作伙伴加入。
服務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日日順供應鏈還通過與全球知名的船公司、鐵路平臺公司、航空公司以及訂艙代理商合作開通超過700條海運航線、50條鐵路線路和1500條空運線路,構建起了觸達超過550個境外港口、150個境外國家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打通境內外服務網絡及資源,滿足用戶多種供應鏈管理需求。
這不僅將搭建一個日益壯大的流通網絡,更是跨行業、跨地域的供應鏈服務網絡。
好的體驗不分行業、不分地域。依托創造最佳用戶體驗的“場景物流”,日日順供應鏈正在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