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校園一角隨手拍,從凝固的具象探索有溫度的意象,將生活在這所學校里面的鮮活于鏡像之間定格,自信息爆炸的時代中,淘洗出根植在大學這方純凈中的美好,喚醒沉睡在電子產品中被紛雜資訊掩蓋的記憶寶藏,以及那些曾經觸動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溫暖、感動、幸福等觸手可及的真實。
“青島高校攝影大賽”之山東大學(青島)參賽作品群訪錄,讓我們通過這一幅幅照片、一句句話語,感知這所百廿名校的如山堅守、如海格局,感受“學無止境,氣有浩然”具象到每一位山大學子身上折射出的萬般姿態。
觀TA知興替,感時間交錯間兀自生長的真情與實感
“山東大學(青島)博物館形體由“鼎”字變換而來,外墻嵌以《孫子兵法》竹簡幕墻。藍天白云,輝映古今。”虞超在參賽作品《鼎承古今》下備注到。
“據我所知,博物館建筑幕墻的造型來自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與白色幾何狀的現代風格造型相互融合,古今交映,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盡歸于這一處。”

《鼎承古今》 虞超 山東大學(青島)
“博物館體現了傳承的精神。”就讀于山大研三的井振陽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問及為什么選報《遇見?雪》這幅作品時,他解釋道:“去年青島下第一場雪的時候,特別興奮,就繞著校園四處轉,轉到博物館,恰好有同學從館前自西向東走過,整個畫面很美也很純粹,而在那一瞬間,竟然讓我產生了時空的交錯感。在那場雪里我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最喜歡的還是這一張。”

《遇見·雪》 井振陽 山東大學(青島)
觀史可知興替,山東大學(青島)博物館作為青島校區一期建設項目中最講究、最具個性的建筑之一,承載了山東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積淀。走進博物館,佇立在“器物”與“文獻”面前,縱覽時間長河中積淀下的智慧,反觀諸己,便可將視野從“自我”向“時代”中延展,將理想設于更廣闊的時間背景之下,不拘小節而可求大義,不限此時,而是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讀TA可明志,汲取百家智慧厚植發展的能量與養分
“要說對我們學校印象最深的地方,除了博物館就是圖書館了,一走進去就給人很開闊的感覺,僅僅通過這種空間的設計,就給人要不斷開拓自己視野的激勵感。”井振陽說道。
“來報到的時候,在校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圖書館,對稱且方正,莊嚴又很大氣,瞬間就給了我‘這,就是大學!’的感覺!后來,除了上課,待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圖書館了,這次選報參賽的作品也是在途經圖書館路上,昂頭一瞬間發現的構圖,很符合我對圖書館‘匯同山海氣韻’‘有獨特的文化生態與自然相融的美景’的認知,所以就隨手拍了下來。”《秋日圖書館》作者徐雪巖闡述到。在記者詢問到對圖書館最深刻的印象時,她回答到:“我們圖書館一層一面全都是我選讀專業的書籍文獻,而且二樓還配備了人工自助平臺,一鍵預約,就可以跨城借閱濟南校本部和威海校區的藏書,為我提供了獲取知識的途徑和保障!”

《秋日圖書館》 徐雪巖 山東大學(青島)
“山大圖書館的夜景非常美!作為整個校區海拔最高的樓,TA的周圍有很多的楓樹,秋天一到,一大片都是紅色的,紅瓦白墻的圖書館,紅色的楓葉,到了晚上燈光點亮,整個樓發出金色的光。真的很漂亮。”《幸福》的拍攝者李樂霄與記者分享到。
“山東大學(青島)圖書館一期啟用42000平方米,館藏中外文書刊可達近80萬冊,并設有新技術體驗廳、錄音室、攝影間等多個現代化功能區域。與此同時,青島校區圖書館還配置了移動端操作系統,方便在校師生通過手機端口提前預約入館借閱或歸還書籍。未來,圖書館將結合疫情防控情況有序對島城市民開放,并通過大數據及現代技術支持不斷完善更新館內服務,旨在將其打造成為以“人”為本的綜合類現代化圖書館,TA將不僅僅成為師生們借閱書刊的場所,還將成為讀書人于新媒體時代“與時偕行”的綜合素質培植平臺。”山東大學(青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初識山大》 呂彤 山東大學(青島)
圖書館作為一座大學的“靈魂”,TA代表著一座大學對知識“海納百川”的態度,對專業“學無止境”的追求,TA像是一座聳立在大學里精神上的珠穆朗瑪,為每一位求學者提供一處可登高擴大視野、眺望這天地高遠、宇宙無窮的盤梯。TA的存在時刻提醒著追學者們:生活在當下但不拘于當下,更要有“縱覽古今”的視野以及“橫觀中外”的格局。

《圖書館朝陽下的一角》 張春雨 山東大學(青島)
感其形習其德,于無形之中獲取成長的力量與風骨
“山大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TA的校訓和學習氛圍!先說校訓:‘學無止境,氣有浩然’,因為我是工作了幾年以后再回來學習的,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千頭萬緒,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就拼命去學,但是一復盤卻是少有所獲,后來慢慢想明白了,‘學無止境’強調的不僅僅是“時間”上的一直堅持,還有不斷探索的方向和正確的方法!再就是學習氛圍很好,走進實驗室里面十多個人,但是卻鴉雀無聲,每一位同學都是起早貪黑,從周一到周六,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風雨無阻!看著這些小我十歲的孩子們,感受著他們身上這股少年的勁兒,讓人羨慕。”《窗外》拍攝者耿頻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我的這張照片就是從實驗室向外拍攝的,夏天剛下完雨,空氣很清新、樹也很綠,一片生機盎然的樣子,就像這座大學里的青春氣息一樣,很美好!”

《窗外》 耿頻永 山東大學(青島)
“山大的學習氛圍很棒。作為大一的新生,雖然進入山大學習才不到半年的時間,但是卻能明顯感覺到大學的教育和高中的不同,專業課老師會帶著我們去校園里認識植物、觀察植物,以致我現在走在校園里就會下意識去觀察地表的植物,看能不能發現書本上的新物種,而作品上的小狗其實就是從圖書館出來以后的路上發現的,那天青島大降溫,天氣其實非常冷,但是陽光很好,就發現狗狗躺在草叢里,學生們從它前面走來走去,它卻沒有絲毫的防備,就懶洋洋地躺在那兒曬著太陽,你仔細看看它的嘴角,好像是在微笑一樣。陽光那么溫暖,它笑的那么開心,我就感覺它好幸福啊。”
“那在山大學習,你覺得幸福嗎?”聽到記者的問題,李樂霄笑著回答到:“在這兒挺好的,很有歸屬感,沒有疏離感。特別是剛入學的時候,我以為從中學到大學會不適應,沒想到整個生活開展得很順利,過度得很自然。”

《幸福》 李樂霄 山東大學(青島)
“情以物興”“物以情觀”,透過這些攝影作品,便可以感受到照片背后攝影人的情感。就像《鼎承古今》作者虞超所說:“平臺決定我們的視野。進入山大學習的這幾年,我也獲得了在校區融媒體中心音頻廣播部工作的機會,真的是見識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在山大學習,山大見證著我的成長,而我也見證著TA的成長,有一種由衷自豪感。”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媒體傳播方式層出不窮,山東大學(青島)與時協同,于2020年正式成立融媒體中心,該中心整合了山東大學(青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校園廣播、視頻號等多個媒體平臺為一體,并讓學生們參與進來,通過權威的通訊報道鑄成新聞的求是品格;通過廣闊的宣傳平臺,記錄繽紛的校園生活;通過前沿的一線視角,聚焦身邊的無限精彩;通過悅耳的校園廣播,激揚躍動的青春韻律。在有效融貫“采編發”環節,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全方位、多層次媒體傳播矩陣的同時,擴展學生們“瞭遠”的視角、提高學生們的通識能力 ,不斷煥新豐滿師生的生活。與此同時,融媒體中心還積極推動校內外媒體聯動共建,目前已成為青島市多家媒體的融媒通訊社、記者站。旨在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成長和表現的平臺。”山東大學(青島)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為記者介紹到。
融媒體中心的成立,充分帶動了學生們學習與融貫新媒體傳播方式及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通過山東大學(青島)同學們選報參賽的作品,亦能感受到學校大力發展融媒體傳播對他們的引導性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在《教育獨立議》中如此闡述教育的意義:“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山東大學秉承以“學無止境,氣有浩然”之校訓,學古創今謀未,不僅專注于培養人的能力,還有人格的魅力,不僅困囿于書本的理論還持續關注理論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而這些無形的精神凝固成為具象有形的表現,被生活和學習在山大的學子們定格為一張張照片,成為我們在“青島高校攝影大賽”中所看到的大學模樣!

《百廿山大》 高玉婷 山東大學(青島)
百廿山大,精神如氣,流淌在一座座聳立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園里面的建筑;風骨有形,根植在每一位山大學子“學無止境”的追求之心間!暢游書海、探索未知、創造美好、無畏將來!帶領莘莘學子攀爬至百廿山大的肩膀上看世界,懷一顆赤誠之心追風馳騁,向著未來時代的方向,創夢,追夢,踐夢!
組委會發力——“最美校園獎”重磅加碼,助力終極PK
“青島高校攝影大賽”作為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青島團市委、青島市財政局、青島市人社局、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在青各高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客戶端承辦,青島市攝影家協會協辦的年度校園活動,旨在通過“攝影”的方式鼓勵大學生在學習之余不斷地擴大視野、關注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在培養健康生活情趣的同時提高美學鑒賞能力。
據悉,“校園最美獎”是綜合每個學校上傳的作品數量、質量、角度等多方面因素組合評選出的專業獎項,代表的是“青島高校攝影大賽”中學校綜合實力的最高水準。
來自“觀海新聞”的offer——“觀海大學生記者團”請你報到
除對外首次公布的“校園最美獎”之外,“青島高校攝影大賽”組委會還將面向所有參賽大學生發出“觀海大學生記者團”的正式邀請!凡是報名參賽并入圍的選手都將有機會加入。除此之外,大賽最終專家評審TOP3選手將直接以“特約校園攝影師”的身份入駐“觀海大學生記者團”,作為“校園新鮮人”,領鮮島城融媒體“心”發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特約校園攝影師”選于“高校攝影大賽”,下載觀海新聞客戶端,點擊底部【服務】菜單欄,進入【校園隨手拍】參與報名及投票,不僅有機會加入“大學生記者團”,更有3000元大獎等你拿!

附:“校園一角隨手拍”活動報名/投票方法
第一步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觀海新聞客戶端

第二步
進入觀海新聞底部菜單欄
點擊【服務】


觀海君溫馨提示:添加“校園一角隨手拍”工作人員微信,我們將第一時間解答你的疑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苗苗)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