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近日,家住藏馬鎮黃家營村的古稀老人戰金清和老伴來到真情巴士集團,送上了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感謝K1路公交車駕駛員鄭黎會同志8年來對我們老兩口的關心和幫助,他經常帶著禮物來看望我們,來到家里什么活都搶著干,打水、掃地、拔菜……”平實樸素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鄭黎會的感激。
一面之緣
義務幫扶空巢老人
鄭黎會和兩位老人的緣分要從一次探親之旅說起。2013年春節期間,鄭黎會到藏馬鎮黃家營村走丈人家,路上偶遇同村的戰金清夫婦。“大爺大媽,過年好!”鄭黎會熱情地向兩位老人打招呼,這聲問候開啟了他們八年的相識路。
聊天中鄭黎會得知,老人家庭困難,所住房屋也比較破舊,孩子因在外地很少陪伴左右。鄭黎會心疼他們,從那以后,每逢節假日,他便時不時地為老兩口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與老人聊天,幫他們做家務,為老人送去溫暖與關愛。慢慢地,老兩口和鄭黎會的感情越來越深厚,老人把他當自家孩子看待,他也把老人當成父母來照顧。
急施援手
墊付6萬元醫療費
2018年秋,戰金清的老伴崔大娘騎著電動車被大貨車刮倒受傷,由于夫妻倆的兒子不在身邊,鄭黎會及妻子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把大娘送到醫院救治。鄭黎會忙前跑后,毫不猶豫墊付了6萬元住院押金。住院期間,他和妻子輪流照顧老人。經過10多天的治療,老人的身體逐漸恢復。
在收到戰金清兒子的還款時,鄭黎會主動提出自己出資5000元,并在遭拒后堅持這個主張。戰金清的兒子紅著眼睛對鄭黎會說:“大哥,你和我們非親非故,卻對我的父母這么好,跟你比起來,我盡孝太少了。”鄭黎會說:“大家認識就是緣分,人與人之間就是有困難相互幫一幫,沒什么的。”
出院后,鄭黎會考慮到二老年齡大了,干農活不便,就幫忙給老兩口找了一份看門的工作,月薪3000多元,管吃管住,徹底解決了老人的后顧之憂。
八年陪伴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今年春節期間,鄭黎會像往常一樣走丈人家,同時為戰金清老兩口拜年。他沒有提前通知戰大爺,上門后卻發現老人已坐著馬扎在門口等候了,就像在等自己的孩子回家一般。
為老人送上生活必需品后,鄭黎會與他們暢談了兩個多小時,臨到飯點才匆匆趕回老丈人的家。
對待兩位老人,鄭黎會一片真心,從不計得失。得知老年人可以打疫苗了,他第一時間就想到戰金清老兩口,并驅車30多公里去載著戰大爺到就近的疫苗接種點接種疫苗;戰金清72周歲生日時,鄭黎會送上1000元錢的紅包,讓二老買補品……
據了解,鄭黎會從業22年,從未發生過一起責任事故和投訴,在禮讓斑馬線等志愿活動中到處都有他的身影。在家人眼中,他是尊老愛親、把年邁的父親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孝子;在村民眼中,他是給老人買西瓜、送茶葉、積極打掃衛生的好小伙;在貧困孩子眼中,他是送奶送錢送溫暖的好“爸爸”;在戰金清夫婦眼中,他是無償墊付醫藥費并悉心照顧自己8年的“臨時兒子”……8年的真情付出,讓鄭黎會收獲了與兩位老人的深厚情誼;22年的公交駕駛生涯,鄭黎會以優異的服務贏得了乘客們的贊揚。不圖回報,不計得失,鄭黎會不僅溫暖了兩位空巢老人的心,更譜寫了一曲文明西海岸的大愛贊歌。(董雪梅)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