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8日訊 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開館第二日,觀海新聞記者繼續帶您逛會展!
聊城展區:聊城“把酒”迎賓,景陽崗當招牌
聊城展區前的幾尊金絲孔雀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這是現代新興的工藝品:鋁絲編織。這幾件工藝品將傳統生產制作工藝和現代美學設計理念完美融合,引得參觀者頻頻駐足拍照。除此之外,作為《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故鄉,聊城也將“三碗不過岡”的酒文化帶到了展區現場,參觀者可以在此駐足休憩,品味美酒。
德州展區:“德州有禮”不只有扒雞
提起德州特產,最聞名遐邇的當屬德州扒雞,德州扒雞自然是德州展區的金字招牌。但在此次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上,德州帶來的“禮物”可不只有扒雞。
在德州展區,各式各樣的德州紅綠彩、黑陶、樂陵古琴展現著這座城市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德州還將此次文旅推薦會資源發揮到極致,在德州展區內,一位身穿土家族衣服的女孩引起大家注意。“歡迎你來我們重慶秀山旅游。”德州的對口幫扶地重慶秀山也將邊城美景帶到了博覽會現場。
日照展區:搬出非遺“莒繪”
走進日照展區,最矚目的當屬展區中央,兩位正在絲、布制品上作畫的手藝人。據了解,他們正在描畫的正是日照莒縣非遺產品——莒繪。見過在絲、布制品上刺繡、機打等圖案繪制方式,以畫繪制的莒繪手工藝品受到了參展者的廣泛歡迎。“這是我第一次見用筆畫出圖案的制作方法,很有意思”,在日照館中,山海元素搭配著五顏六色的布藝品、手工品,日照館正在“繪”出別樣精彩。
濟南展區:360度展示泉城風情
“假如沒有濟南這座城,你我是否會相遇”,濟南展區播放的這首歌曲,也是濟南展區的“前奏”,作為在濟南家門口舉辦的盛會,如何讓外地參觀者感受濟南風情,在濟南展區,濟南美景360度呈現給現場游客。你可以通過“騎行濟南”展位感受面前LED屏不斷向前推進的濟南街區風景;你可以抬頭在環形屏幕上欣賞大明湖畔的荷花,你也可以在“老殘游記”展位感受清末的泉城風光。
菏澤展區:牡丹“出道”
走到菏澤展區,“牡丹之鄉”四個大字十分醒目,菏澤展區將牡丹作為展區“C位”,現場環形圍繞的牡丹花、牡丹釀制的酒、牡丹提煉的香氛、繪制的牡丹工筆畫、雕刻的牡丹玉器品,菏澤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牡丹之都。”
濟寧展區帶來傳統文化
作為孔子、孟子、顏子、曾子等圣賢的誕生地,濟寧展區透露著滿滿的中國風味。走進濟寧展區,以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理念為基底設計的濟寧展區,讓人如臨古代庭院。在這里,孔孟文化通過傳統文化系列圖書、文創產品等形式展示給參觀者。在濟寧展區的LED屏幕上,中國的孝文化、茶文化等傳統文化以簡潔易懂的方式傳遞給現場觀眾。
濰坊展區“開車”來參展
經過以濰坊文旅元素制作而成的光影隧道,你一定會在其中看到濰坊風情濕地、青州古城、風箏廣場等濰坊知名游覽勝地。然而,濰坊展區最亮眼的元素,當屬滿載濰坊特產的兩輛巴士。巴士旁的指路牌向參觀者介紹了濰坊展區的文旅生態,濰坊文創展區、夜經濟、文旅企業等構成此次濰坊展區的文旅“故事”。作為濰坊的標志性產品,濰坊風箏懸掛在展區上方,成為展區最亮眼的元素之一。(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魏 張芝萌)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