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坐落在青島市“半小時經濟圈”內,有著“青島市后花園”稱呼的萊西市夏各莊鎮,深挖紅色資源,積極推動旅游自然風光、生態環境、特色產業相嫁接,實現更高質量的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11月23日,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的媒體采風活動走進萊西夏格莊,從雙山政德紅色教育基地,到葡萄園種植基地,從公益走訪貧困戶奉獻愛心,到英良石材感受科技工業能量。看田園風光,品地道風味,感受魅力萊西的田園生態和人文情懷。

“雙山無核葡萄種植基地”青島市鄉村振興隊,用智慧和汗水,凝聚喜人碩果
一到夏格莊鎮雙山村,百余畝地的葡萄基地格外壯觀。“基地主要種植克瑞森葡萄。該葡萄有三大優點,第一是耐存儲,便于運輸。第二口感較好,甜度大約23°,巨峰葡萄的甜度大約是16°,陽光玫瑰的甜度大約是21—22°。第三果皮脆,可以果肉同食,果肉可以鮮食也可以制葡萄干。”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駐萊西鄉村振興隊員王鑫介紹到。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到2025年創建500個左右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根據文件精神,青島市鄉村振興工作隊入駐夏格莊來,積極參與,建言獻策,鎮、村、隊多番研討,最終采取“三加模式”即“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有限合伙企業(青島利云果蔬種植企業)+農業平臺公司(夏格莊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模式,發展雙山無核葡萄種植項目。
該項目占地面積135畝(實種植葡萄約132畝),計劃總投資650余萬元,由雙山村等9個行政村(專業)經濟合作社共同投資400萬元(主要為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借款),但資金缺口仍然很大。為此,經研究鄉村振興工作隊將6個被幫扶新村共計180萬元發展引導資金投入到該項目,通過引導資金,將雙山新村等工作隊幫扶的六個新村,納入到該項目中去,使每個村每年都按比例從中獲得受益,周邊的村民,也可以到基地勞動,獲取勞務費。

“清慎勤,智仁勇”萊西雙山政德教育基地弘揚傳統美德
萊西市夏各莊鎮雙山村,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名士輩出、遠近聞名之地,具有豐富的鄉賢文化資源。特別是曾官至大理寺卿的張氏家訓“清·慎·賢”“仁·智·勇”,傳承數百年,在這片淳樸的土地上孕育了無數優秀的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灌溉黨內政治文化,以良好的黨風促政風、正社風、帶民風。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結合黨性教育相結合,雙山政德教育基地,以及夏格莊鎮社會主義學院、新時代農民學校,三位一體,為宣傳萊西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帶動當地文旅項目發展做出了極極有益的探索。

美食傳遞溫暖 辛勤譜寫新篇
來到萊西,一定要來體現下當地的特色美食,不管是老字號的特產蒜香雞,還是大棚技術培育的糧食作物,都是暢銷青島市區的美味佳肴。值得一提的多多饅頭店是當地貧困農戶全家賴以維生的店,但是店面干凈整潔,產品質樸好吃。店主夫妻倆展示出面對老少病困而堅強勇敢,積極陽光的態度,感動了在場的媒體朋友們。

山后人家·串聯田園觀光體全部要素的“陶淵明式體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走進山后人家田園綜合體,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滿目綠色的田園環境,還有典雅的書畫間與茶室,真真是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縮影。在冬日的田間漫步,看云卷云舒,品新鮮蔬果,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間!
山后人家農業觀光采摘園建于2010年,觀光采摘園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走高端、精品農業發展路子,2011年至2012年從原來100畝發展成為擁有核心區300畝的青島地區面積最大有機韭菜種植基地。“我們公司建設了高標準連棟大棚和韭菜檢測、加工車間、博物館、展覽室等附屬設施。”園區負責人介紹到。到目前該采摘園已建成有機韭菜核心區,生態采摘園,生態養殖園,生態五谷雜糧園,手工作坊一條街,青少年科普基地、沼氣池,太陽能高溫連棟溫室,冬暖大棚,鋼架大棚等。

英良石材館,穿越時空的“石材體驗館”
萊西市夏格莊鎮是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不單單是鄉村振興,文化發展也是一流。五號倉庫是英良石材集團旗下的品牌,其收集了世界上石材珍品約200余種。集中展示和講述從天外隕石、巖礦及恐龍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筑到現代石材藝術及應用的完整呈現。“我們通過展示加深對時代演變、石器加工工藝、歷史文化發展的印象。” 青島英良石材金珂為媒體朋友們整體介紹了館藏珍品,特別是一具仿生恐龍石材,是2021年新展出的,總高近8米,具有高還原度和生物學價值,適合親子游和中小學生研學體驗游,可以寓教于樂,綜合天文地理及生物學相關知識的學習,一定是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李莎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