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初冬,行車于萊西夏格莊鎮,放眼望去,看不盡的葉色金黃,一個個蔬菜大棚排沃田野延展于綠水青山之間。11月23日,由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辦的萊西夏格莊媒體采風會走進萊西美麗鄉村,沉浸式體驗美食美景、紅色文化、打卡休閑萊西,感受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拓展“萊西經驗”,持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萊西雙山葡萄基地,蜿蜒盤繞的葡萄藤飽含著人們期待豐收的喜悅,是雙山村做精葡萄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這里種植的是克瑞森葡萄,甜度大約23°,高于巨峰葡萄,同時這個品種也便于儲存運輸,果肉可以鮮食也可以制葡萄干。”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鄉村振興駐夏格莊工作隊隊員王鑫說。
據了解,為開創產業發展新局面,青島市鄉村振興隊與夏格莊鎮黨委積極溝通,按照“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發展思路,采取“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有限合伙企業+農業平臺公司”模式,打造了由雙山村牽頭,其他9個行政村(專業)經濟合作社共同投資的雙山無核葡萄種植基地,項目占地面積135畝(實種植葡萄約132畝)。“克瑞森葡萄市場價7元左右,每畝地量產約4000斤,這樣一畝地毛收入2.8萬元,除去每畝地成本約8000元,凈利潤約2萬元,該項目一年總共能收入約260萬元。不少村靠著種植葡萄奔上了小康。”王鑫說。
在泊南村,高標準的高效農業大棚里,不管外面是什么天氣,里面都是四季如春,自動達到適合蔬菜生長的溫度,茄子、尖椒、西紅柿等各類瓜果已結出豐碩的果實。正在棚里勞作的村民對觀海新聞記者說:“這大棚里暖和,比起露天種植,蔬菜種在棚里安全衛生,產量也高了。”
2020年,夏格莊鎮農業大棚一期工程共投資367萬元,建設冬暖式大棚19個,用扶貧產業項目大棚“覆蓋”全鎮33個村,采取發展能力強的自主發展、能力一般的帶動發展、無能力的兜底托管的方式,打造“嵌入式”扶貧模式,實現科學管理、合作化運營,用項目收益給予困難群眾合理的分紅,為困難群眾增加收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泊南村黨組織書記曲秀文說:“今年,泊南村高效農業大棚二期工程的建設提上日程,二期工程將進一步擴大夏格莊鎮扶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帶動能力,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抓好黨史教育,做強紅色旅游
夏格莊鎮不僅有鄉土之美也凝聚著人文、歷史之美。這里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名士輩出、遠近聞名之地,具有豐富的鄉賢文化資源。如何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黨性教育相結合?2019年雙山政德教育基地開始建設,2020年6月20日正式開館啟用。基地以“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總要求為建設理念,以張夢鯉的六字家訓為準則,通過查閱考證史料,發掘梳理文脈,對新時期六字家訓的時代內涵進行了深入挖掘,形成了“清慎勤政,智勇仁德”的政德教育特色品牌。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據王鑫介紹,來自來自機關、企業、社區、學校和部隊的黨員干部群眾在此參觀、宣誓。很多走進紅色革命基地的共產黨員都會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從哪里來?”“我們黨從哪里來?”這不僅是現在對過去的追問,也是共產黨人對初心的追尋,紅色革命基地越發凝聚起歷久彌新的傳承,也進一步宣傳著萊西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帶動當地文旅項目發展。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美麗的田園持續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其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產業。旅游、采摘、度假、研學……采風團走進山后人家生態園,這里四季有花香、有果摘、有景觀,釋放著萊西休閑生態游的無窮魅力。
目前園區主要以休閑采摘為主導產業,四季采摘園種植的果蔬有油桃,沙糖桔、脆皮金桔、石榴、火龍果、百香果、毛桃、草莓、甜瓜等十幾種特色果品,生態園結合園區內的休閑,旅游,采摘,度假,餐飲推出黑豬肉農家宴等多元化、多樣化、特色化的美麗鄉村綠色鮮食,打造成為集居住、休閑、優質作物、旅游、采摘、餐飲及高科技示范為一體的大型生態循環休閑示范園。生態園推出的鄉村旅游是以特有的鄉村人居環境、鄉村民俗文化、鄉村田園風光、農業生產及其自然環境為基礎的旅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游客重識了自然,加強了城鄉居民之間的交往,它迎合了都市人“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從另一面也圓了城市人的綠色夢,同時也豐富了生態旅游的內容。
近年來,萊西市堅持農文旅互動,休閑、觀光、體驗融合,以農耕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生態農業為基、古樸村落為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著力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產業。

點石成金, “花樣”打開致富路
小蔬果有大文章,石材也能玩出新花樣。在青島英良五號倉庫石材藝術館可以細細品味石材之美。主營殿堂級石材珍品,收集了世界上頂級、獨特的、高貴的石材珍品約 200 余種。集中展示和講述從天外隕石、巖礦及恐龍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筑到現代石材藝術及應用的完整呈現。以石文化藝術做傳播,加快推動產業與文化深度融合,用文化滋養產業,用文化“點石成金”。 游客們從科普式體驗中加深了對時代演變、石器加工工藝、歷史文化發展的印象,也能走進企業了解產品背后的故事,買到期冀的產品,實現企業與游客的雙贏。

這樣點石成金的例子也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夏格莊鎮多多饅頭店,老板用手一點點埝出花邊兒,一朵用面做成的花瞬間靈動鮮活起來,據介紹,這樣細致的饅頭花一上午能做兩三個,每個售價在40元左右。夏格莊蒜香雞巧妙的把大蒜、竹葉、青菜用于烤雞入味,摒棄傳統的中草藥成份,成為“萊西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花樣”打開致富路,挖掘萊西美麗鄉村、田園采摘、親子研學、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推進鄉村旅游業態多樣化融合發展,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圖景正在萊西大地鋪展開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芝萌)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