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18日報道,18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引發“新的公共衛生擔憂”,即患者正在失去嗅覺。
《美國醫學會雜志·耳鼻喉科-頭和頸外科學卷》刊文稱,美國有70萬至160萬新冠肺炎患者喪失嗅覺或嗅覺改變超過6個多月。來自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報告作者認為,實際情況很可能不止于此。
報道稱,研究表明,大多數人最終能恢復嗅覺,但有些人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嗅覺。作者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相比之下,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只有1330萬40歲以上成年人患有科學家所稱的嗅覺障礙或慢性嗅覺障礙。
研究說:“數據表明,嗅覺障礙是新的公共衛生擔憂,我們迫切需要開展以治療新冠肺炎慢性嗅覺障礙為重點的研究。”
據報道,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72%的新冠肺炎患者在一個月后恢復了嗅覺,但有一些人恢復嗅覺的速度要慢得多。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農業科學學院感覺評估中心主任約翰·海斯認為,這項研究估計的數字保守,嗅覺問題可能影響到數百萬人。
他說,與新冠肺炎的其他癥狀——比如慢性疲勞或心臟問題——相比,長期喪失嗅覺可能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可能帶來危險。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嗅覺正常的人相比,喪失嗅覺的人吃下變質食物的風險加倍。早些時候的研究顯示,喪失嗅覺也與抑郁有關。
海斯說,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了三種不同的長期嗅覺障礙。有些人失去嗅覺或嗅覺減弱。有些人嗅覺不靈敏。還有一些人可能罹患海斯所說的嗅覺“幻肢綜合征”,他們會聞到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東西。
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家桑迪普·羅伯特·達塔博士一直在研究新冠肺炎患者為何失去嗅覺。他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達塔說,似乎大家達成的共識是,鼻子里的支撐細胞受到了干擾。他說,負責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不大可能直接受到新冠病毒的攻擊。
報道指出,如果患者嗅覺沒有自動恢復,那么了解新冠病毒如何扭曲嗅覺,對于科學家確定如何幫助患者重獲嗅覺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