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宇樂樂、優酷出品,改編自畢淑敏同名小說,從女心理師視角展現當代都市人心理困境的電視劇《女心理師》昨晚在優酷正式上線。該劇由楊紫、井柏然、王嘉、菅紉姿領銜主演,倪萍、楊童舒、黃覺等實力派演員傾情加盟。
由于題材新穎、演員陣容吸睛、劇情聚焦社會熱門話題,所以該劇昨晚剛一開播便引發全網觀眾熱烈討論,為劇荒已久的網友貢獻出大量新鮮話題:有觀眾直呼劇情太真實!導演太敢拍了!楊紫井柏然化學反應好上頭、楊紫演的女心理師好有代入感……劇集在收割一輪好評的同時,其中也不乏一些爭議點。

冷門題材國內罕見 專業呈現演員表現獲肯定
國內聚焦心理學方面的劇集稀缺,《女心理師》播前,有很多觀眾擔心本劇在刻畫女心理師這個職業時不夠專業,劇情懸浮。針對這一點,劇方不僅在拍攝期間邀請專業心理團隊為劇本和拍攝把關,優酷在播前更專門組織心理專家觀劇,錄制“心理專家陪你觀劇”系列reaction節目,在本劇播出時讓觀眾了解到更專業、詳盡的心理健康知識。劇外,優酷和阿里健康還特地建立了劇集和健康咨詢的深度合作,現在進入支付寶,搜索“醫療服務”,即可獲取更多心理服務。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肯定了本劇的專業和價值:“電視劇一開頭自殺危機干預體現了一定的專業性,賀頓在對自殺者尤娜(有自我傷害傾向)的情緒問題處理上,有盡量復原熱線危機干預話術中的重要部分。在尤娜個案咨詢部分,展示了女心理師專業分析的視角,更能從師生關系、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婚姻關系等四個維度展現了問題發生的語境和發展的線索,探究了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家長反思層面具有積極的啟發作用和警示價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高文斌、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德瑞姆心理聯合創始人、資深心理咨詢師史佩綺Patty等專家,一致肯定《女心理師》能做到面向用戶,呈現心理咨詢和引導大家關注心理健康問題非常值得鼓勵。

這是楊紫首次挑戰專業性極高的女心理師角色。而原著中的賀頓相較楊紫,在外形與性格上會有更鮮明的特點,但在合理的改編語境中,楊紫一如既往的以其卓越的可塑性完成了一次人物適配度極高的演繹。無論是提供援助時的專業和敏銳,回歸現實中的溫情和脆弱,甚至是對作為心理學行業從業新人的青澀卻不失專業度的拿捏,都讓人記住了這個即使被重新定義,卻依然魅力無限的賀頓。
拍攝剪輯手法創新 劇情真實引發共鳴
《女心理師》的剪輯方式是特別的,片中導演多次運用一鏡到底、第一人稱鏡頭對話感的剪輯手法,加大了角色與觀眾的交互感。以更多場景化重現的方式代替普通的閃回,消除劇情與觀看者之間的距離感。類似沉浸式的制作手法在描繪心理類內容的相關劇集中很少出現,這樣的嘗試無疑是一場冒險精神拉滿的探索,也確實恰當的中和了部分晦澀難懂的學術化場景帶來的觀劇門檻,同時更加戲劇化的視覺呈現也增加了劇集的可看性。《女心理師》制片人郭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了拍攝手法創新的考慮,像一些心理問題很難直接通過鏡頭語言展現出來,也為了保護案例中的人物原型,更直觀的鏡頭語言設計也讓觀眾感受到被心理問題困擾的不適,從而產生共情。

徹底的“救贖”不是《女心理師》的野心,但劇中相關案例想要給予的卻是善意的提醒。心理師賀頓的個人視角背后,其實也正是對拆解各類相關情緒問題的正向啟示,對此產生共鳴的觀眾會更大化的觀照到自身,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邁出勇敢應對的第一步。對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高文斌博士也在受邀觀片后表示了肯定:“心理題材是很難拍的,《女心理師》能做到面向用戶,呈現心理咨詢和引導大家關注心理健康問題非常值得鼓勵。劇中涉及的案例在心理工作中比較常見,對于公眾很有普及價值。”

因此,《女心理師》承載的社會價值,就像需要抽離出心理咨詢師行業屬性來看待這部影視化改編作品的誠意一般,需要更多的求同。在一聲呼吁、一份善意的最后,《女心理師》同樣需求一份針對同類型作品,在創作層面的包容。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