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8日訊 今日晚間,伴隨著中央民族樂團《泱泱國風》音樂會,2020青島·大劇院藝術節隆重開幕。自2011年以來,大劇院藝術節已經舉辦了十屆;本屆藝術節為期45天,包含36個項目、55場演出。大劇院方面介紹,本屆藝術節突出了“國潮”概念,以民族音樂、敦煌舞蹈、南派舞獅、二十四節氣音樂會等具有強烈文化符號的中華藝術帶給島城觀眾全新的體驗。值得一提的是,《泱泱國風》音樂會現場觀眾身著旗袍、漢服、中山裝等盛裝蒞臨,與臺上身著民族服裝的演奏家一起呈現了一場“正裝音樂會”。
國樂還得聽國字號的
作為民族音樂的權威詮釋者,中央民族樂團《泱泱國風》音樂會呈現了國樂的魅力。演出曲目包括《瑪依拉變奏曲》《二泉映月》等經典作品,也有《新時代的腳步》《太陽頌》等新創作作品。與以往觀眾理解的國樂不同,中央民族樂團充分展示了國樂的題材之豐富、地域之廣闊、風格之多變。從賽馬到龍舟,從嶺南到絲綢之路,從楚漢之爭到風花雪月,民樂詮釋了自然、人文、歷史的方方面面。觀眾盡情領略了中國民族樂器的特色,在民樂中感受“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的中華文化面貌。
十年前首屆大劇院藝術節舉辦時,工作人員需要舉牌提示并用激光筆制止觀眾手機拍攝,禁帶食物、禁止演出中途出入等規定也需要反復提醒。經過十年的藝術節熏陶,島城觀眾逐漸熟悉了演出禮儀,島城高端演出市場也逐漸成熟。在本屆藝術節開幕現場,觀眾們身著正裝走過紅毯,大劇院副總經理仲欣表示:“舉辦正裝音樂會是我們多年的愿望。隨著島城文化藝術氛圍越來越濃郁,倡導觀劇禮儀、優化觀演環境已經成為很多觀眾自覺的行動。這次活動既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劇院觀演環境,也將通過這種儀式感讓觀眾去獲得更美好的藝術體驗。”
早下手,搶好戲
由于疫情影響,今年國外藝術團體無法入境,大劇院提早下手、提早聯系,趕在劇院部分開放的第一時間就敲定了多場國內頂級團體、一流藝術家的演出。本屆大劇院藝術節的項目豐富多彩,特色突出。藝術節以“講傳統故事、展中國風華”為主題,引入多部具有鮮明中國風特色的劇目,除《泱泱國風》音樂會外,還有致敬中華文明與藝術瑰寶的舞劇《敦煌》、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精神的舞劇《醒獅》、融古人智慧精華和現代多變音樂風格于一體的《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音樂會》、黃宏主演的話劇《上甘嶺》、《“我和我的祖國”經典名曲音樂會》等。藝術節項目既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也展現了中國藝術家的全新探索。
適逢藝術節十周年,大劇院還設計了多個公益項目。藝術節期間,大劇院推出《“弦歌十年”藝術回顧展》,以劇院和城市共生、共榮的十年故事為主題,讓觀眾在回顧展里找到共同的回憶。此外,大劇院《十周年慶典·國潮文化秀》、《第六屆青島市合唱節》等大型公益活動也將向市民敞開懷抱。 (青報全媒體記者 米荊玉/文 王雷/攝影、視頻)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