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9日訊 今年是藍村陸港列入即墨區“十四五”規劃“陸海統籌、兩翼齊飛、中軸聯動”區域空間戰略布局的開局之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求賢若渴。藍村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發展、黨建融入主業、黨建凝聚力量”,全面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吹響了廣開進賢之路的集結號。
以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藍村街道圍繞“為人才服務、為企業賦能”,通過組建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選派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等不斷優化人才工作體系;開展“青島招才引智高校行”、“春風行動”線上招聘等活動幫助企業廣招人才;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區”、建設陸港臨空云創中心、進行田園綜合體建設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引育了大批優秀人才。如,青島雪達有限公司王顯其獲得“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齊魯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青島藍村青香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海祥曾多次被評為“青島市鄉村之星”“青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王演莊祥和豐草莓種植園聘請青島大學教授“中國草莓之父”姜卓俊作為顧問,指導栽種的王演莊富硒草莓榮獲中國草莓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草莓文化節金獎。馬家屯村聘請“羊肚菌之父”朱斗錫為顧問進行羊肚菌種植,年產值3000萬元。目前街道人才總量2000余人,經營管理人才257人,專業技術人才852人,農村實用人才500余人。

11月26日,轄區內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作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央企三級子公司,公司曾榮獲國家“科改示范企業”、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我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黨員和人才的互動化、雙向式培養工作機制,把黨員培養成人才,把人才培養成黨員,使黨員成才、人才入黨,讓他們在各個科研崗位上都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云路先進材料黨支部書記石巖說,企業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推動。目前,已雙向培養黨員人才15名。
黨建融入主業,打造尖兵隊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團隊,黨員是生產經營的骨干,藍村街道聚焦企業專業人才成長,將黨建融入科研和生產的主戰場,助力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協助企業先后籌建了“青島市非晶合金重點實驗室”、“青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青島市非晶材料及裝備工程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同時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共建了“新型非晶軟磁材料聯合創新平臺”,為優秀人才創造干事創業的環境。開展黨員示范崗、“創崗爭星”、五一“最美勞動者”評選和云路“叉車”大比武等實踐活動,鼓勵職工爭當行業標兵、勞動模范。其中,李曉雨獲科技部創業創新領軍人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戰略新興產業創新類)等榮譽稱號;李慶華和龐靖榮獲青島市拔尖人才。在應對云路337商業秘密調查案時,應訴小組和應訴團隊中的骨干人員多為公司黨員,為團隊注入的一股紅色強心劑,支撐團隊歷時9個月打贏這場知識產權案件,這是近十年國內首例原告無條件撤訴的案件,為國家捍衛了自主研發實力和獨立知識產權。
“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工作思路,加快構建黨建與人才工作的新模式,出真招、用實功,賦能人才創業活力。”藍村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高文韜說。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的美好圖景在藍村這塊土地徐徐展開,為陸港藍村實現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大的磅礴之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孫璐 文/圖)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