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9日訊 為推進“德育銀行”治理模式在城區街道的推廣落實和整體提升,共享優秀經驗和做法,近日,西海岸新區社會治理中心開展基層治理創新成果觀摩交流活動。
在薛家島街道,這里的工作人員正在與大家分享“互聯網+”治理模式,針對各社區社會治理志愿服務工作開展參差不齊,發展不均衡,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問題,薛家島社會治理中心積極摸索多元主體與社區服務融合新模式,通過在街道公眾號上增設“蒲公英”志愿服務模塊,形成集志愿服務“資源庫”、志愿服務“人才庫”、志愿服務“陣地庫”三庫一體的智慧志愿服務平臺,實現了“訂單式”社區服務。
據介紹,活動開始半個小時之內就可以進行打卡,活動中如果有事情需要離開,隨時打卡結束,每20分鐘積一分,不滿20分鐘的,不積分。
一個觀摩點,就是一個示范點,每個觀摩點,都有一套鮮活的經驗。在長江路街道隆基家源小區,平坦干凈的道路,優美整潔的風貌讓大家眼前一亮。殊不知,這個小區曾經也是一個“問題”小區,由于物業管理不到位,樓外墻體老化脫落,水管電網雜亂無章等問題突出。為徹底根治小區臟亂差的問題,長江路街道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著力打造了紅色業委會管理模式,同時搭建了“1+3”治理架構和“一核多元”運行體系,使隆基家源小區從一個老舊不堪、居民怨聲載道的問題小區,逐漸蛻變成為一個環境整潔,居民和諧的幸福小區。
隆基家源網格黨支部書記彭海森介紹,從2016年8月份到現在,節約資金大概兩百萬元,節約的錢全部投入到了小區建設。
一天的時間,觀摩團一行人,一路走一路看,認真聆聽講解,仔細查看資料,詳細了解做法,在交流互鑒中找差距,在思想碰撞中凝共識。
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負責人李洪鳳表示:“很感謝區社會治理中心能為我們基層提供這么一次學習機會,我們靈山島致力于打造商圈共建,陸海共治,群眾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通過到薛家島和隆基家源學習,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好的思路,要為打造靈山島更有溫度的社會治理更好地服務。”
靈山衛街道社會治理中心主任薛靜表示,“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紅色業委會,或者一些自制協商制度,把居民吸引到社區的建設中來,服務這方面就是要鏈接企業、商圈,或者是學校等多方資源,真正讓老百姓擁有獲得感,提升幸福感。”
據了解,此次觀摩活動歷時4天共8個觀摩點,每個觀摩點都是由區社會治理中心層層篩選,選取出的都是全區基層治理的一些優秀典型。
社會治理中心基層指導科科長韓楊介紹,這些其實都是近年來我們新區社會治理示范建設和創新發展的一些非常優秀的成果,這次組織這樣的觀摩活動,也是想加強各鎮街之間的互學互鑒,取長補短,同時進一步總結提升,打造基層治理的服務品牌,通過典型帶動的這種方式,推動全區基層治理再上新水平。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