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剩女”這一稱號漸漸流行起來,用以形容那些由于各種原因,年逾而立卻尚未結婚的女性。這其實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為何年齡大的女性不容易受到男性的垂青?
兩性擇偶觀念不同
眾所周知,兩性之間存在著許多差異,在擇偶觀上更是明顯,女性的要求更加苛刻一些。
一個從小夢想和愛人結婚生子的女孩子,向往的人生是能夠與市井無趣的同齡人扎堆聊公婆、老公,討論孩子成績,分享食物,偶爾一起打扮逛街。
心碎地送走父母時,有愛人撫慰,衰老時,有子女依托。讓她去羨慕精致優秀的終身未婚職業女性,那是不可能的。
那種日子不是她想要的,只想做個有煙火氣的平凡少婦,變成普通的婦女,再到老太太。
反過來,成就一番事業、在某行業內找到自己價值的職業女性,也不可能親手斷送這一切,只成為妻子和媽媽,這也是折磨的、痛苦的。
女性的擇偶偏好往往是負責任、社會地位高、擁有豐厚社會資源的男性,40歲長相好看的女性更是如此,畢竟這個年齡階段已是婚育狀態了。
每個女性都希望嫁給優質的男性,但現實是殘酷的,并不能保證每個女性的愿望都實現。要讓自己能夠嫁給優質男性,就必須參與競爭,并且戰勝對手。
對于女性來說,天生漂亮、賢惠、溫柔、體貼等就是一種競爭資本。如果有這些資本,就可以大聲開價,否則根本無人理睬。
所以,她們需要提高自己的修養,注意穿著品味。長相不可改變,但打扮可以改變很多,同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自己變得溫柔、體貼。
社會很現實,你想另一半優秀,必須先優秀起來。拋棄幻想,腳踏實地,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美好的生活完完全全是靠自己掙來的,這一點對于兩性來說是相同的。
中年擇偶側重點
我們在擇偶時會側重很多要素,年輕時,最在意容貌、體型及經濟水平。不論男女,一旦到了四十歲,在意的重點就有了區別。
此時的他們,已經在社會中打拼許久,在感情之路上也“摸爬滾打”了不少年,所以此時的他們對許多事情已經“看開了”。容貌與身材都是短暫的,真正需要的是性格與價值觀一致。
這個年紀依舊單身的女性,往往十分在意事業并且出類拔萃。由于重心不在感情上,所以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經營。由于過于出色使得周邊異性產生仰慕,而非男女之間的感情,故單身時間較長。
從古至今,社會對于男性的要求都比較高,比如經濟和物質、社會地位、權利和聲望等,默認都是男性去爭取的。但是,對于單身到四十歲的女性而言,會讓男性感到“丟面子”。
對大齡女性的標簽化印象
當生活中存在一個年逾四十還依然單身的女性,無論我們是否認識她,也會賦予其“剩女”的標簽化印象:挑剔、脾氣差、命運不順等。
因此,有的人結婚也許是囿于社會輿論壓力而被迫進行,并非出于真心,這也不難理解如今的離婚率為什么越來越高。
對于那些已經因為遵從內心而單身至四十的女性而言,這些社會上的言論其實并不能對她們造成什么影響。無論社會上的言論如何不友好,她們依然不愿違背初心,湊合過一生。
再加上,這部分女性本身有著很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無論是心靈還是思維都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對于男性而言,以這樣的女性為擇偶對象,就意味著要為她提供更加優厚的條件,壓力也就更大。
因而,發生在中年男女間的擇偶是十分復雜的。它涉及多重標準,對雙方都有各樣要求,男性也就更愿意“敬而遠之”,去選擇年輕一些的女性,因為她們的標準相對更加明確。
你是這個年齡段的單身女人嗎?你的擇偶觀念是什么樣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