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日訊 冬日午后的陽光溫暖和煦,灑進膠州市九龍街道殷家洼村村民律金花家的小院里,她擰開了自來水龍頭,嘩啦啦的水噴涌而出,她將水打到太陽能熱水器中,準備趁著天暖和美美洗個澡。“管道改造前因為水壓不足,自來水根本無法打到熱水器中,想洗個澡都難。現在可好了,水壓充足,洗漱方便,真是解決了我們用水的大難題。”律金花開心地和記者攀談起來。

殷家洼村2015年就鋪設了自來水管網,但沒有接入規模化水廠,一直實行單村供水,因管網老化漏損嚴重,導致自來水水壓不足,且跑冒滴漏嚴重,影響村民正常吃水。“其實像這種情況,在九龍街道還有不少村莊,管網老化影響供水質量,同時很多村莊實行單村供水,與規模化水廠供水相比,水質相對較差,無法保證24小時供水。”膠州市水利局水利服務中心主任王隨霞告訴記者,以前的工作是讓村民有水吃,現在還要讓村民“吃好水”。

今年以來,膠州市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在全市率先開展城鄉供水提質增效行動,要求鎮(街道)對轄區內所有村莊和自建小區供水現狀、存在問題、使用規模化供水意愿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根據供水實際和村莊群眾需求,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高標準制定改造計劃,編制實施方案。九龍街道辦事處規模化供水提質增效工程被列入膠州市2021年市辦實事,安排財政資金4000萬元全力保障,目前已完成全部66個村莊的供水管網改建和配套設施建設,年內可全部完工通水。

城鄉供水提質增效行動后,膠州全市12個鎮(街)水廠至村莊、自建小區供水主管網將全面更新改造,接入規模化供水管網,城鄉供水一體化再上新臺階。“這次提質增效行動共升級改造2座水廠,改造主管網137公里,涉及467個村莊、70個自建小區,受益人口達44.7萬人。”王隨霞說,全部工程預計明年7月份完工,屆時全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實際使用率達到85%以上,大力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農村供水保障事關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時指出,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近年來,青島市持續推進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改善了3927個村莊325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水平,全市農村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人口覆蓋率達到94.16%,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8%以上,單村供水村莊凈化水設施實現全覆蓋,為鄉村振興和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水務保障。
市水務管理局農村水利和移民處處長恵忠春表示,今年以來針對全市水資源短缺、部分農村供水管網老化、農村供水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我市積極籌劃農村供水提標升級改造,組織編制城鄉供水“十四五”規劃,細化目標任務措施,著力提升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水平。目前全市已完成16座水廠升級改造和187個村莊輸配水管網和水表改造等工作。預計年底前將完成225個村莊管網改造,讓村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進一步改善64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水平。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文/圖)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