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技廳啟動實施“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計劃”,青島農業大學發揮在農業機械研發領域的獨特優勢,搶抓機遇,聯合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共建了“山東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裝備協同創新中心”,以科教融合的力量提高黃淮海區域小麥、玉米、花生、棉花四大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以及農業裝備綠色制造技術水平為目標,扎實推進建設。七年來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創新能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助力產業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一大亮點。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青島農業大學農機類學科專業始于1969年,建設以來始終以需求為導向,圍繞“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緊盯花生、馬鈴薯等“深埋、難挖、易破損”的根莖類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這塊‘硬骨頭’,憑借一股‘鉆牛角尖兒’的韌勁兒,一干就是半個世紀,讓學科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成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研發領域當仁不讓的主力軍。學校農業工程學科在軟科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全國第7和全國第6。不僅為我國、我省培養了大批農業機械專門人才,更為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和我國農業全程機械化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十四屆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研討會暨機械裝備展覽會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
高質量的學科建設水平,吸引、匯聚并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學科緊緊圍繞人才強國、強省戰略,打出“培養-吸引-留住-用好”組合拳,5年來培養國家首席傳播科學家1人,長江學者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人,天山學者1人,泰山產業領軍1人、山東省智庫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省級“青創”團隊帶頭人4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6人,全國十佳農機教師3人。
☆青島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學科帶頭人、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協會(IAMFE)主席尚書旗教授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并致辭
2018年農業機械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農業工程學科全國唯一),成為國內農業機械化領域名副其實的“人才重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科帶頭人尚書旗教授2008年至今連任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協會(IAMFE)主席,該組織總部也因此遷入中國,協會年均為20余個國家進行技術服務支持,使我國成為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領的中外合作交流陣地。
☆青島農業大學尚書旗教授介紹農機演示
高水平人才的充實,充分激活科研創新活力。“十三五”期間,該學科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65項,科研經費1.52億元;主持承擔國家級項目28項,省部級項目104項;近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獎項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農業農村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獎項7項;實現成果轉化10項,轉化收益1010萬元。
☆青島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學科團隊部分成員和部分研發機械
高水平的學科建設成就,對學科資源產生了強勁的聚集、整合作用。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按照“需求導向、深度融合、創新引領”的原則,該校牽頭、以該學科為主建設的山東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了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雷沃重工、五征集團等國內12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并與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新西蘭林肯大學、Flexiseeder公司等國外機構開展合作,以提高黃淮海區域小麥、玉米、花生、棉花四大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以及農業裝備綠色制造技術水平為目標開展研究,集聚和培養了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突破制約實現四大作物全程機械化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形成了一批居國際領先水平和先進水平的關鍵技術,產出一批重大成果,實現四大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裝備優化配置,極大提高作業效率,滿足了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需要。不僅如此,中心大力推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截至今年初,該中心研發的裝備總產值占全國農機裝備總產值的52.3%,創造直接經濟效益80.8億元,間接經濟效益逾200億元,為我國、我省四大農作物的全程機械化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農機大戶正在操作由青島農業大學與企業共同研制的花生聯合收獲機
近年來,青島農業大學充分發揮農業工程學科的獨特優勢,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山東省八大戰略、十強產業發展需要,面向農業工程科技前沿,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農業工程學科為目標,推動學科建設和產業服務扎實穩健取得成效。目前,該學科已在根莖類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種子繁育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以及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開發與應用三大領域優勢明顯,整體水平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團隊研發的近百余種新型農業裝備中,有72種機型通過國家或省級鑒定部門檢測,全部進入省級補貼目錄,37種機型進入國家購機補貼目錄,成為全國推廣應用的主導機型。相關成果在30個省市及21個國家和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近3年累計銷售研發裝備15萬余臺,作業覆蓋面積1.1億畝,作業應用節支總額178.22億元,促進農業產業的振興。
當前,適應中國由農機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新需求,農業機械正在向著智能化、精細化方向快速發展,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