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9日訊 今天,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迎來周末高峰期。參觀者們發現,無論在青島綜合展區還是在位于“文旅+”展區的青島即墨區的展位,音樂的律動無所不在,傳遞時尚青島“音樂之島”的獨特魅力。
青島原創音樂“天團” 唱出“小景觀、大情懷”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開展第三天,一首由“天團”成員特別為文旅博覽會打造的專屬歌曲《青島的夏天》樂音繞梁,在展區唱響。有熟悉青島的參觀者認為,這首歌曲把青島夏天浪漫的詩情畫意都唱出來了,它展示的是青島時尚、熱情、青春的城市形象。
在青島綜合展區,“青春集結”主舞臺的音樂現場,來自青島網茂凱藝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藝人們,組成了青島原創音樂“天團”。青島知名原創歌手張文成、閆潔、青年歌手劉承昊,吉他手李軍、葉天源,鍵盤手趙波偉以及小提琴演奏者張夢雪等“天團”成員,聯袂演繹青島原創歌曲。《情人壩》《嶗山》、《大學路》《八大關》《1903》……這些聲名遠播的青島地標元素,創生為音樂作品,既彰顯青島自然人文風貌特色,又富有活力時尚風情,吸引周圍的參觀者不斷向舞臺和展區四周涌來,跟隨節奏脈動自然起舞。
張文成告訴記者,他一直倡導用“小景觀、大情懷”的概念去傳達一種原創精神,以青島的地標景觀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創作是他的歌曲創作方向之一。他希望用原創音樂喚起大家對青島這些地標景觀的關注,吸引他們去到青島,體驗特色文旅,而這也是對青島原創音樂的一點推動。
有精心的原創音樂,還有經典的翻唱演繹,也不乏小提琴與吉它的融合器樂表演,音樂營造的時尚氣息具有感染力,引發現場觀眾熱烈共鳴,讓青島綜合展區永遠不缺少人氣。
從“時尚青島”到“樂動即墨” 展會上即墨“最動聽”
與青島綜合展區營造的音樂現場相比,位于“文旅+”展區的120平方米的青島即墨區展位在新鮮的現場器樂培訓互動中同樣是音樂力爆棚。
“我們走進這里,就像是進入了一個LIVEHOUSE,視覺和聽覺都在音樂的包圍中。除了可以觀看古箏和即墨的大鼓書表演,還有各類時尚音樂體驗。”來自濟寧的一位參觀者現場體驗了非洲鼓,通過復雜的節律組合的比拼,獲勝者還能贏得精致的陶笛或是鋼琴款八音盒等禮物。今天,每一位走進即墨區展位的參觀者都忍不住嘗試了小古箏、手指琴,石琴等有趣的樂器。
作為音樂現場的即墨區展位,這兩天也吸引了眾多專業人士的目光。青島樂都音樂谷副總經理李玉樂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她們已陸續與20余家相關機構現場接洽合作意向。“音樂谷”的產業吸引力猶如它在展會現場釋放的大眾音樂聚合力,同樣引人入勝。
作為青島市重點培育的高端音樂文化產業平臺,音樂谷已與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促會、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唱片集團、德國博蘭斯勒集團、中國音樂名家等高端音樂文化的“集團軍”合作,先后落戶了葉小鋼青島工作室、樂都城、國音臻藝藝術中心、國際手工藝創意設計交流中心等音樂文化產業項目,正全力打造青島乃至中國的音樂文化新地標、音樂教育新平臺、音樂文化旅游新勝地。
LOVEYE 天泰山藝術小鎮的工作人員文治坤介紹了小鎮“溫泉+音樂+旅游”的業態融合,他特別提及了去年小鎮聯合“迷笛”舉辦的第五屆天泰山音樂節——迷笛之夜,透過圖片和工作人員的解說,展會現場的音樂愛好者已經開始對這處正在崛起的音樂狂歡樂園向往不已了。
當然,今天即墨區展位人氣最旺的互動項目是它——“飛越即墨”VR體驗,體驗者通過人機交互設備,從高空俯瞰、領略即墨的海天壯美、山川巍峨和區域繁華,或能從中找到“音樂之島”的獨特內涵。(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魏 張芝萌)
責任編輯:張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