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1日報道,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是如何進化而來的,現在有很多種理論。
一些科學家認為,新發現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可能是在一種非人類的動物體內進化而來的,而這個物種可能是一種嚙齒類動物。
據斯塔特網站報道,這一觀點認為,某種動物可能在2020年中期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動物體內積累了大量突變后,變化后的新冠病毒又重新傳給了人類。這一連串事件可以被稱為反向人畜共患病,即病原體由人類傳給動物,然后又發生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給人類。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免疫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說,支持這一理論的一個重要證據是,奧密克戎早在很久之前就已從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中分離出來。
安德森說,與其他關于奧密克戎起源的理論——比如它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體內或是在病毒監測不力的人群中進化而來的——相比,鑒于它很早便從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中分離出來,再加上這些突變本身相當罕見,“在我看來,這種反向人畜共患病可能性更大”。
美國圖蘭大學醫學院的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加里對斯塔特網站記者說,奧密克戎攜帶了7個能夠使這種變異毒株感染小鼠和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突變,而阿爾法等其他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只攜帶了這7個突變中的一部分。
據《科學》周刊報道,除了這些“適應嚙齒類動物”的基因突變之外,奧密克戎還攜帶了一系列在其他任何新冠病毒變種中都未曾見過的突變,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證明該變種最早出現在動物宿主體內的潛在證據。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