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王山口社區九桃山半山腰上,一個個蜂箱靜臥在綠茵里,“嚶嚶嗡嗡”聲不絕于耳。
 這些蜜蜂的主人于周武時,他正穿梭于蜂箱間,細心地查看蜂群活動情況。這些飛進飛出的蜜蜂,就是于周武眼里的“寶貝疙瘩”。

愛吃蜂蜜嘗試養蜂
說起與養蜂的“結緣”,于周武笑稱只因最初的“好奇”,“我非常喜歡吃蜂蜜,七年前,我從其他蜂農花了600元買了4箱中蜂,從零基礎開始養蜂,看了很多關于蜜蜂養殖的圖書,一邊研究,一邊實踐。”
他所說的中蜂全名叫中華蜜蜂,又名土蜂,是我國的本土蜂種,2006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禽獸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植物,具有采集力、抗病力強等特點?!闭f起養蜂,他如數家珍。嶗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中蜂養殖提供了重要支撐,并在2018年被劃為國家級中華蜜蜂保護區,“山里的上百種山花一年四季都有開放,純野生的植被已足夠蜂群采集蜂蜜。而且這樣釀出的‘百花蜜’不僅有純天然、無污染的特點,甚至帶有野生中草藥的藥性,融合了大自然的精華,屬于上乘的滋補蜂蜜,具有消炎解毒的養生功效?!毕啾扔谝獯罄洌@樣的蜂蜜產量也低,“一箱中蜂一年只能取兩次,只能釀出10斤左右的蜂蜜。”

南下江蘇學習養蜂技術
在于周武的細心管理下,第一年4箱蜜蜂產蜜30余斤。第二年,他養了10箱蜜蜂,但是因為管理技術不太成熟,跑了一半的蜜蜂。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趕到了江蘇養蜂場去學習,“在那里學習了一個周時間,我掌握了蜂群的管理和繁殖技術。”
第三年于周武養了30箱蜜蜂,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蜂蜜產量逐漸遞增,現在他已經養蜂130多箱,產蜜2000多斤,產品已銷往北京、深圳等省市,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7年來,他不斷學習和探索,從一個養蜂“門外漢”逐漸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蜂能手,去年還被嶗山區評選為“蜂匠”。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于周武注冊成立了自己的蜂場——嶗山區老于頭天蘊山野蜜蜂養殖場。由于他家蜂蜜質量較高,消費者信譽度高,老于頭蜜蜂養殖場已成為嶗山區標準化蜂場。
帶動鄉親發家致富
養蜂不僅僅是于周武的甜蜜事業,更是他獨特的養生方式。“你想要養蜂,你必須比蜜蜂辛勤?!背快F朝露里,于周武就來到蜂場,他走過一排排看似排列整齊又稍顯錯亂的蜂箱,挨個蜂箱門口看著忙碌進出的蜂群,每天早上的箱外觀察,就是他養蜂日常里的一個片段?!耙慌e多得,養蜂既發展了事業,也鍛煉了身體。”
如今,于周武不僅自己通過這份“甜蜜事業”實現了創業夢,還帶動周邊人一起增收致富。今年,于周武牽頭成立了青島嶗頂蜂蜜養殖專業合作社,周邊有的村民有養蜂意愿,他都會將養蜂的“干貨”毫無保留地輸出,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已帶了60多個養蜂“徒弟”。
 “養蜂是一項‘甜蜜’的事業,我希望通過養蜂帶動更多人致富。”談及下步打算時,他說,“準備將養蜂合作社打造成一個集休閑、文化、科普、觀光為一體的養殖示范基地,蜂旅融合,帶動周邊產業發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通訊員 王濤招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