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0日訊 歡快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9月19日,2020“游大青島·看新變化”的啟動儀式在膠州市李哥莊鎮市民中心舉行。青島晚報特別邀請的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國工匠”代表、市民采風團親臨現場,在與膠州大秧歌近距離接觸之后,走進李哥莊鎮市民中心,見證了李哥莊鎮“從鎮到城”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暢游少海濕地公園之后,做客青島·上合國際客廳,探尋“一帶一路”國際新平臺成立一年多來的成長蛻變。
青島新報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樂兵在儀式上講話
秧歌傳承人助陣啟動儀式
上午9時10分,在啟動儀式前的暖場環節,國家級非遺膠州秧歌第六代傳承人李淑秋,帶領三里河街道辦的鄰里藝術團的十多名演員前來助陣。優美的音樂聲中,演員們扭起的歡快的膠州大秧歌《喜洋洋》,優美的舞姿,原汁原味的表演,獨具韻味的肢體動作,令在場的中車四方“大國工匠”忍不住拍手叫好。
在接下來的互動環節,不少市民紛紛登臺,跟著李淑秋學習起地道的膠州秧歌來。老師教得有勁,市民們學得有模有樣,在愉快的氣氛中度過短暫的、意猶未盡的一刻。“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李淑秋說,膠州秧歌可以說是“最美的秧歌”。膠州秧歌注重男剛女柔,比其他秧歌多了一個“柔”,姿態、動作、眼神都更有風情,素有“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說法。
“盡管我今年已經年近七旬,但能為中車四方‘大國工匠’們表演,也是想通過力所能及的付出,真心為‘大國工匠’們點贊。”李淑秋說,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復興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快速發展的生動例證。中車四方的“大國工匠”代表,大多是從事“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生產制造的一線工人,高鐵列車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大家的出行變得更舒適、更快捷、更美好,這些都要歸功于這些“大國工匠”們。
見證空港新市鎮強勢崛起
據了解,從上世紀70年代初企業崛起并走向世界,到80年代“一村一品”起步,李哥莊鎮逐漸形成制帽、建材、食品加工、假發、木器等五大產業。21世紀來,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讓李哥莊鎮的產業實力更上層樓。李哥莊立足低能耗,構筑新型工業化集群。作為中國的“制帽之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帽飾出自這里。同時,還入選中國第一批特色小鎮,全國重點鎮。
李哥莊交通便利,對內軌交、公路聯系紅島產業重鎮、市區,對外航空、鐵路、城際快線遍布周邊。優越的區位、專享的政策無疑讓李哥莊占盡了天時與地理,而中建八局的強勢加入必將為這座城市的蛻變再添“人和”。中建八局與李哥莊鎮政府合作,以PPP模式打造實力雄厚、科創集聚、生態優美、生活便利、開放共享的新型智慧產業園區。通過中建云城系列產品的設計與實施,現已在國內樹立多處項目標桿,李哥莊空港小鎮未來同樣會成為中建云城系列的代表作品。
在“空港花園城,時尚李哥莊”展館,大家分別從城市概況、時代機遇、愿景規劃、產業轉型幾大方向,深入了解這座臨空新市鎮。展館特別打造《空港城,宜居夢》霧效激光總規模型秀,大家將目光聚焦于沙盤之上,便開啟了一場與未來李哥莊的邂逅之旅。據了解,未來將打造智慧物流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帽飾產業園、科技創新產業園等四大產業園區,總占地約1146畝,總建筑面積達79萬方。李哥莊未來城市采取“大分區、小融合”的規劃模式,各片區功能分工明確,發揮集聚效應;分區內部用地混合,提高空間多樣性和生活便捷性。中建·李哥莊新型社區以城市服務中心、商業居住片區以及生態濕地公園為核心,結合包括商務、教育文化、商貿展覽板塊及濱水居住板塊的構建,成為李哥莊鎮亮麗的新名片。
“大工匠”做客上合國際客廳
下午2時許,中車四方“大國工匠”代表和市民采風團來到上合國際客廳。盡管還沒舉行正式的啟用儀式,但很多功能已經提前投入使用了,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具備信息發布、展品展示、商品交易、路演推介、互動交流、會議辦公及綜合服務等功能。在上合國際貿易中心,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印度的香薰產品、巴基斯坦的鹽石……各個國家的商品在這里都能看到,令在場的“工匠”們直豎大拇指,紛紛拿起手機拍照,趕緊轉發微信朋友圈炫耀一下。
據了解,上合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批復一年來,按照“物流先導、貿易拓展、產能合作、跨境發展、雙園互動”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四大中心”,取得了驕人成績,打造了初具示范意義的“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的創新型開放平臺。與全市其他“國際客廳”不同的是,上合“國際客廳”面向的不是一個國家或特定的領域,而是所有上合組織國家,乃至“一帶一路”國家。為了針對不同國家的產業和文化特色提供個性化服務,上合“國際客廳”按照國別專門搭建了上合互動交流中心,為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企業、民間組織、社會團體等提供參觀、會晤、洽談、交流的平臺。
“天花板上五彩斑斕的油紙傘、琳瑯滿目的進口商品、各個上合組織國家的地標風景畫,讓這個950平方米的空間充滿異域風情。”市民李先生說。上合國際貿易中心的俄羅斯特色廳、哈薩克斯坦特色廳、吉爾吉斯斯坦特色廳、塔吉克斯坦特色廳、烏茲別克斯坦特色廳、巴基斯坦特色廳和印度特色廳等7個展洽交流區依次布局,并按照各國文化地域特色進行了精心的裝飾,瞬間感覺穿越到了另一個國度。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也讓大家感到“賓至如歸”。
在上合示范區展館里,手牽著手,父子倆形影不離,目不轉睛的小男孩與父親站在陳放著俄羅斯皇家瓷器的展柜前,這正是中車四方集團首屆中國中車勞動模范孫立偉,用這種方式與兒子共度周末,他感慨地跟記者說到,“今天通過這次活動,看到了膠州李哥莊鎮的整體發展,未來有機場的帶動會更加完善。”
活動最后,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級技師、山東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郭銳跟記者說到,“這次活動,讓我很感觸,平日職工們很少能以參觀的方式聚在一起交流。今天走進上合示范區著力打造的‘國際客廳’,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工藝品、酒品等國禮產品極具匠心,傳播多國文化,不愧是青島開放的名片。未來希望更多企業和團隊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到‘游大青島·看新變化’的活動中,感受各區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在采風活動中,還有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退休的“工匠”,他們把技藝傳授給子女,子女成了中車四方的骨干力量,三代同堂共游大青島,看新變化。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工會主管李樂營意猶未盡地跟記者說,“這個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像上合國際會議展廳不提前預約,市民是無法參觀的,尤其中車四方‘大國工匠’和市民采風團還是首批提前探營青島·上合國家客廳的成員。”
據了解,目前,上合“國際客廳”先期啟動建設的上合示范區展館、上合特色商品展館、上合互動交流中心、上合商協會辦公場所、上合“法智谷”等已全部完成基礎施工,正在優化提升。另外,2020上合博覽會10月16-18日將在膠州開幕,上合國家客廳將同步啟用。
延伸閱讀:
“大國工匠”將再創新佳績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前身膠濟鐵路四方工廠,成立于1900年。最初,四方工廠以修理蒸汽機車為主。1949年改稱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四方鐵路工廠。1952年,生產制造了新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命名為“八一號”,并以此為肇始,連續創造新中國鐵路工業“七個第一”,包括第一批21型客車、第一批22型客車、第一臺液力傳動內燃機車等,被譽為“共和國機車車輛的搖籃”。自1997年起,成為中國鐵路六次大提速主力軍。2004年開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啟動研制時速200公里高速動車組。從那時起,我們國家開始正式進入了高鐵時代。
16年來,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全面自主創新,中車四方人始終秉承“追求卓越、誠信四方”的企業精神,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研制不懈努力。高鐵列車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時速200-250公里到時速300-350公里,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再到領跑的偉大跨越。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正在研制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預計今年年底,首列工程樣車將正式下線。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乘坐我們國家自主研制的磁浮列車出行,真切地感受高速磁浮列車給人們帶來的幸福體驗。(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馬丙政 馬妮娜 攝影 李萬紅 馬新國)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