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7日訊 記者從青島航標處今天召開的2021年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青島航標處將堅持以海事“三化”“三基”建設為統領,以航海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海事航保障一體化融合發展為路徑,積極落實交通強國和建設世界一流港口部署要求,加強航標保養基地現代化、智能化建設,合理有序布局現代化航標保養基地。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海區覆蓋全面、運行高效的航海保障體系,為航海者及相關方提供涵蓋海上活動和主權水域的立體化導助航服務,推進航海保障向立體化、智能化、全球化發展,滿足國家戰略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智能航運發展需要。

青島航標處隸屬于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負責威海乳山口(北緯36°50′以南)至嵐山(北緯35°線以北)公用干線和重要港口的海事航標建設養護,以及航海保障應急處置等技術支持與服務保障。目前轄區有重要航路2條,膠州灣航路、南北大通道其中一段;主要港口4個,分別為青島港(含董家口港區)、日照港(含石臼港區、嵐山港區)、威海港乳山港區和煙臺港海陽港區;另外轄區有陸島運輸航線3條:靈山水域、即墨水域和乳山陸島運輸航線;轄區海岸線長度約為1035公里。目前,青島航標處共管轄各類航標909座,航標正常率99.98%,航標維護正常率100%,主要業務指標均超過部頒標準。

發布會上,青島航標處介紹了今年以來服務海上風電場、保障董家口港區LNG船舶進出港、智慧航道建設等情況。2021年,青島航標處發揮航海保障國家隊優勢,在多措并舉、保障董家口港區LNG船舶進出港同時,花費9個月時間,多方咨詢、反復論證,協助完成山東省首批七個海上風電示范工程之一,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項目、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施工期與運營期航標配布方案編制基礎上,將航標布設、維護的成本減到最低,為海上風電建設提供了安全且經濟的航標護航方案。
此外,青島航標處還積極建設數字化航道,轄區公用航標全部實現遙測遙控,實時感知航標位置、工作健康狀態,團島燈塔、青島港六號碼頭、海陽、日照燈塔安裝海上航道監控設備,實現海上6海里范圍內船舶狀態的智能監控,并建設航道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實現海上能見度,風、流、浪等水文氣象的即時感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孫俊來)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