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8日訊 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小學是一所鄉村學校。因專業師資短缺,學校面臨藝體課程開齊了卻開不好的問題。今后,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今天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駐區高校藝體專家集中進課堂”在藏馬小學中心校區啟動,首批8所高校的43名專家、教授等將通過課時授課、短期支教方式,走進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課堂,補齊藝體教育短板,更好促進藝體教育均衡發展。

啟動儀式現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電影學院、青島黃海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8所駐西海岸新區高校的10余名專家、教授代表獲頒聘書。此次,西海岸新區教體局共聘任了43名高校專家、教授,未來他們將以課時授課、短期支教等方式,分批次參與新區中小學課堂教學,探索高校藝體資源向中小學融合的有效路徑,研究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以藝體學科為切入點,逐步拓展為全學科融合,助推校城教育融合走向深入。

“學校共有三個校區,23個班級,469名學生,生源涵蓋周邊21個村,其中中心校區有270名學生。以中心校區為例,學校共有藝體教師3人,均為兼職,確實存在課程能夠開齊,但開得質量不高的問題。”藏馬小學校長徐倫說。學校開設的合唱、舞蹈、籃球、沙畫等“1+1”校本課程全部由學校教師兼職開設。“未來,高校專家入校授課,我們不僅要讓孩子聽課,也要讓老師聽課,這樣既提升孩子素養,在孩子心中埋下啟蒙種子的同時,也讓老師突破‘瓶頸’,提高教學水平,以惠及更多孩子。”徐倫說。青島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副院長王軍表示,未來將會根據學校的特點、需求以及高校教師的特點進行整合,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更好地提升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藝體教學水平,補齊農村藝體教學的短板,以促進藝體教育的均衡發展。

據悉,近年來西海岸新區教體局圍繞校城融合工作總體要求,借力高校優質資源,在聯合辦學、協作育人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嘗試。推動駐區高校輻射基礎教育辦學模式改革,建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附屬幼兒園,推進山東科技大學附屬學校建設。高校專家進入百余所中小學、幼兒園指導美育工作,參與“青青益課”公益課堂錄制,讓農村孩子與城區孩子共享高校優質藝體資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