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深圳進入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 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教授近日做客“青深學堂”,為青島市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講授《深圳戰略機遇與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時表示。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等關鍵改革逐項落地,全國首宗個人破產案在深圳裁定生效,填補了我國自然人破產法律制度的空白;綠色金融條例、數據條例等一批全國首創性、引領性法規接連落地,法治城市示范充分彰顯……截至今年10月中旬,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條授權事項清單,涉及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科技創新體制、對外開放、公共服務體制以及生態和城市空間治理等六大改革領域,22條已落地見效、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他18條有序推進,呈現出全面發展、多點突破、蹄疾步穩、亮點紛呈的良好態勢。

“深圳在推進‘雙區’建設過程中,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始終圍繞國家所需、問題所在、機制所束、深圳所能,初步形成了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改革路徑。”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向全國推廣深圳5方面共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就職于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實訓干部趙洪波表示,將深入學習深圳經驗做法,不斷優化上合示范區建設方向、路徑、打法,堅持臺賬式管理、項目式實施、節點式推進,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示范作用加速展現。
實訓干部呂燕平以深圳改革發展為對照,為青島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在實施經略海洋、融合創新、自貿試驗區建設和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四大國家戰略,和深圳一樣,都處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進程中。” 呂燕平說,建議借鑒深圳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培育市場主體,放手發展民營企業,構建包括產品市場及要素市場在內的市場體系,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促進產業發展不斷衍生裂變、轉型升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李勛祥 文/圖)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