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安全警示標識?汽車有哪些盲區?常見的交通安全隱患又有哪些?12月9日,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小學邀請青島東方伊甸園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臧國偉為三年級學生帶來了一堂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的交通安全教育課,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們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識。

課堂上,臧老師首先帶領大家認識了生活中的安全警示標識,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們說出直梯、扶梯等場所內安全警示標識的含義。
“如果你坐在汽車的駕駛座上,你覺得哪些地方是看不到的?”現場,臧老師帶領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游戲“尋找汽車盲區”,讓每一個學生在印有汽車的紙上標記出自己認為是盲區的地方。結合學生們給出的答案,臧老師進行了大貨車盲區的講解,介紹了大貨車視覺盲區和內輪差盲區位置及產生的原因,并通過事故視頻來分析事故是由哪種盲區造成的。“你知道大貨車哪個盲區是全盲區嗎?”“大貨車的后方。”“看了這個視頻,你覺得應該怎么做……”在互動環節,臧老師每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十分踴躍。
安全帶就是生命帶。臧老師還為大家講解了安全帶的知識,讓大家認識到了安全帶的重要性。同時為大家分析了當孩子在家長懷抱中或坐在副駕駛上;當家長使用安全帶插口;當家長開車玩手機;當我們坐在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上未帶頭盔,當孩子單獨留在車內等6大常見的交通安全隱患,引起學生對于交通安全細節的重視。
青報教育在線注意到,整堂課期間,學生們個個聽得非常認真,尤其是看到一些因為不遵守交通法規而釀成的交通事故時,他們深受觸動。

“原來交通安全這么重要!”三年級四班學生尤嘉睿告訴青報教育在線,通過今天的學習,她深刻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想到有時看到有的司機邊開車邊打電話,要是在這時候突然出現一輛車或一個人,司機又來不及剎車,事故就會發生。從今以后,我一定會提醒他們安全駕駛。”
“通過這堂課,我知道以后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別是要告訴爸爸媽媽,不要把我們單獨留在車內,不然我們的身體健康會受到傷害。”三年級三班學生徐默涵同樣感觸頗深。
安全工作始終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蔣元年表示,目前,學校已建立了安全教育體系,制定了安全教育課程,圍繞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個層面開展安全教育。從學校安全體系的建立,教師隊伍的全員警示教育、安全急救知識培訓,再到學生日常的1530制度的落實,每月一次的應急演練,以及“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等,全面保障師生的安全。
實習編輯: 王殷
責任編輯: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