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今天,青島118路公交線迎來自1979年開通后的首次“瘦身”,正式優化調整。調整后的118路線從有人售票線路更改為無人售票,38名乘務員也和乘客說再見。

站點縮減至109個,有人售票線路改為無人售票
118路線自1979年6月27日開通至今已經42年,最初由板橋坊發往孫西;隨著城市發展與建設,城市版圖不斷擴大延伸,2009年1月23日起,118路線線路調整為滄海路至河套;2014年,青島北站啟用后,118路線再次調整為鐵路北站東廣場至河套,一直運行至今。單圈運行一共進出站147次,是城運控股公交李滄巴士公司停靠站點最多的線路,一圈運行下來需要5個小時左右。

12月10日,為降低公交線路重復度,加強常規公交線路與地鐵的銜接,結合地鐵1號線北段開通后沿線客流變化與市民實際需求,118路線走向、站點設置進行調整,并改為無人售票線路。副站由河套調整為動投壹中心,站點由原來的147個縮減為109個,票價由原先的最高5元改為1元,運行時間也大幅度縮短。線路調整后不會造成服務空白,市民可通過120路、908路、945路、地鐵8號線等其他線路到達目的地。
“118路線優化調整后,有人售票線路改為無人售票線路,不僅更換了方便快捷的智能打卡機,還能有效緩解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乘客出行成本,也讓市民出行的選擇更加多元化。”李滄巴士公司安全總監范希波說。
38名乘務員奔赴新崗位,依依不舍“老伙計”
隨著線路調整,38名乘務員將奔赴新的工作崗位。9日下午,記者在青島鐵路北站東廣場公交停車場內,見證了118路線乘務員與“老伙計”依依惜別的場景。

乘務員蓋月梅已經在線路上工作了13年,得知線路改為無人售票后,她的內心很是不舍。“我是因為喜歡乘務工作而從事乘務員,人多時忙于賣票與人溝通,人少時可以看看窗外欣賞風景。”蓋月梅說,離開118路線乘務員的崗位后,她會經常回來坐坐,體驗一下當乘客的感覺。

乘客也對118路線調整充滿不舍,腦癱兒童的媽媽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員。王女士家住西元莊,育有三個女兒,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大女兒15歲,懂事聽話,但4歲半的雙胞胎女兒中有一位患有腦癱。孩子1歲時,王女士每天清晨6時左右都會從西元莊乘坐118路到河套康復醫院為女兒進行按摩治療。時間久了,這對母女便成了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看到母女倆乘車時,駕駛員都會提前停車,乘務員則主動下車幫扶。2018年以來,乘務員換了一波又一波,但與母女二人的暖心約定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有壓力,但也充滿動力。”駕駛員紀增強是118路線一名“元老級”的駕駛員,已在崗位上工作了14年。憑借過硬的駕駛技術,他成長為班組長。最近幾天,他一有空就去跟207路線的“最美員工”倪紹峰、孟慶欣和王迪俊等同事交流服務經驗,討教無人售票駕駛的注意事項。“雖然以后車廂里就我一個駕駛員了,但不能因此降低服務質量,我還是會為乘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紀增強說,公司已對駕駛員進行了專項培訓。下一步,自己要努力掌握更多“本領”,更好地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相關鏈接:
118路線這樣調整
主副站調整:該線路副站由河套調整為動投壹中心,調整后為鐵路北站東廣場-動投壹中心。
調整后線路走向
下行:自“婦女兒童醫院城陽院區”站,沿錦盛一路、春陽路、錦盛二路、宏祥二路至“動投壹中心”站止。
上行:自“動投壹中心”站,沿錦盛二路、春陽路、錦盛一路至“婦女兒童醫院城陽院區”站恢復原線路。
調整后站點設置
增設站點:動投壹中心。
取消站點:古島(雙向)、長安北(雙向)、長安西(雙向)、岙東中路正陽西路(雙向)、城陽三中(雙向)、馬戈莊(雙向)、上馬北(雙向)、膠馬路龍翔路(雙向)、膠馬路龍潤路(雙向)、辛屯(雙向)、趙家嶺(雙向)、趙家嶺西(雙向)、孟家(雙向)、胡慶(雙向)、河套(雙向)。
調整后首末時間
鐵路北站東廣場 首車4:20 末車19:30
動投壹中心 首車5:50 末車21:00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王正宇)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