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科技服務業位于服務價值鏈的高端,是現代服務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行業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在科創取得許多技術突破,但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之間“兩張皮”的現象仍很突出。為此,必須加大培養一批專業性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打通從科技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到市場推廣的創新鏈條。
正在經歷轉型關鍵期的市南區,近年來加大對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力度,充分發揮轄區科研資源豐富優勢,聚焦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領域,通過平臺賦能、市場引路、資本助力,打通產業技術研發和熟化、先進科研平臺建設、產業孵化和服務、資本投資等各環節,構建起科技創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機銜接體系。目前,市南區已建成為國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為數字海洋領域成果轉化服務的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和聚焦高端科學儀器和認知人工智能兩個細分領域的成果轉化平臺。通過三大平臺的引領,今年以來,市南區科技服務業增速達 129%,為該區各行業增速之首。
“近期,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準,由我們中心發起成立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國際技術交易聯盟成立,聯盟將以建設集技術轉移和配套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技術交易聯盟為目標,整合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各類資源,全力推進以上合組織國家為基礎的‘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科技、文化、經貿合作?!蔽挥谑心蠀^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成立于2020年,是國內首個集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諸多特色為一體的國際科技合作新平臺。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目前,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已經聯合中俄青年創業孵化器簽訂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協議,與莫斯科格林伍德園區、俄羅斯納米研究中心、塔吉克斯坦科技大學等達成共建研發機構的合作意向,引進俄羅斯人造藍寶石產業化、君峰食里、萬靈盤古等 22 個項目。同時開發線上平臺“橙果工廠”,收集技術成果 2000 余項、技術需求 400 余項,參與推動 80 余項創新合作。
市南區科技局局長劉海波介紹,除了建立面向國際的技術轉移平臺,今年,市南區同樣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建立了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該中心面向全省,集聚、轉化海洋類創新科技,整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多方資源,為海洋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賦能。目前,入駐該中心的多個可填補國內空白的海洋科技項目已完成首輪融資。
通過啟用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和認知人工智能研究院,市南區還建立起高端科學儀器和認知人工智能兩個細分領域的成果轉化平臺。“作為一項前沿技術,認知人工智能還有很多應用場景亟待開發,而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過程,離不開我們這樣的專業技術轉化平臺?!闭J知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關負責人王立英告訴記者,落地青島后,該研究院已與知名人力資源企業、多家知名醫院等展開合作,探索認知人工智能技術在人力資源、精神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病等領域的應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南區已經有科威國際技術轉移公司、華慧澤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等13家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可從資本、商業、技術、人才等四個方面,為企業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賦能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