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改革、精準施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青島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了開辟經濟發展新局的重要信號,并闡明了當前五個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青島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會議進一步堅定了前行的方向,凝聚起奮進的力量。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島力量。
深化改革 服務大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投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對當前經濟形勢作了深刻分析,極具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具有強大的理論闡釋力和實踐引領力,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馬衛剛表示。
一直以來,全市國資國企聚焦主責主業,堅持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在實現“穩”的基礎上,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實現“進”的目標。馬衛剛指出,2022年是推進國企改革攻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收官年,是開展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的關鍵一年,也是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成果落地年”。全市國資國企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強黨建、抓監管、謀改革、促發展”四方面工作重點,“三位一體”抓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形成“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國企改革攻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落實市‘十四五’國資規劃”的“3+1”青島國資國企工作新格局,奮力開創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新局面,更好推動市屬企業履行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更好落實“服務城市發展建設、服務城市民生保障”兩大功能定位,積極匹配城市發展戰略,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更大貢獻。
優化配置 提升效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保證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刻闡釋,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紅兵表示,全市財政系統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努力在做大“蛋糕”上做好開源文章,壯大財源,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在切好“蛋糕”上做好統籌文章,優化配置資金、資產、資源,調動市場積極性。
李紅兵說,做好明年財政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聚焦七個方面要求,努力提升積極財政政策效能。在宏觀政策上,落實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發揮政府債券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作用,拉動有效投資增長。在微觀政策上,統籌財政資金、政策資源、金融資本,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政策大數據平臺,讓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在結構政策上,突出支持“四新”經濟發展,集中財力支持海洋經濟、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一流產業集群,賦能產業升級。在科技政策上,通過落實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后補助等支持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統籌資金重點支持山東能源研究院、山東產研院(青島)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在改革開放政策上,積極爭取青島前灣港離境港退稅政策,助推青島港打造東北亞航運樞紐;充分發揮國家戰略平臺疊加優勢,大力引進研發創新總部、進出口貿易總部、金融總部。在區域政策上,完善收入分配體制與優化轉移支付制度,持續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逐步縮小區市間的財力差距,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在社會政策上,牢牢把握民生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加大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務補短板力度,支持辦好民生實事,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體現財政擔當。
精準施策 積極作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由翠玉表示,市農業農村系統將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會議對三農工作的部署安排,準確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抓牢抓實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決打贏保夏糧豐收這場硬仗,全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深刻理解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促進共同富裕,發揮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抓總和主力軍作用,把準方向路徑,積極擔當作為,以更高的標準、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作風,穩扎穩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開創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完善服務 抓好落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市民營經濟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善武表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是就業、創新、稅收的主要載體,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是防范化解風險,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措施,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高善武指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對營商環境非常敏感,他們面臨的困難也比較突出,對政府的支持和服務需求非常迫切,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為主線,以大力培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為重點,以打造服務平臺、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載體為支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再創新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做法經驗,增強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獲得感,爭取民間投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時出臺激勵性政策,培育擴大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以上,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家以上,持續壯大高成長中小企業隊伍,壯大青島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和新經濟領域新生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傅軍 張晉 周曉峰)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