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駐青高校迎來新生軍訓季,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軍訓工作由往年的部隊承訓調整為學校自訓。今年的帶訓教官們有著雙重身份,他們既是教官,又是新生們的學長學姐。他們有的是退役復學的大學生,有的是往年軍訓方隊標兵。
青島大學從各學院中嚴格挑選了103名作風頑強、紀律嚴明、素質過硬的學生擔任今年的學生教官,他們當中有40人是退伍學生,63人是往年方隊標兵,其中女生18人。青島理工大學被省教育廳、省軍區遴選為“山東省學生軍事訓練改革試點”學校,為做好試點工作,該校在今年的軍訓中對軍訓教官、軍訓科目和匯演方式等做了改革。學校武裝部聯合團委在全校范圍內選拔退伍大學生、軍事愛好者、青年馬克思主義學員和國旗護衛隊員,組建了70人的“學生教官訓練團”。
從暑假至今,青大和青島理工教官團中的退伍大學生們已經擔任了兩輪教官,開學前,他們已對報名參加教官團的其他成員完成了一次訓練。即便已經退役,他們心中根植的軍旅情懷依然無法輕易抹去,這也是他們此次積極應聘教官的原因。
青島理工大學軍訓現場。
“我叫劉毅,毅是陳毅元帥的‘毅’。”青島大學教官團成員劉毅曾服役于武警某特展支隊。劉毅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曾是軍人,因此他在心里早就埋下了想要參軍的種子。軍旅題材的小說、影視劇等,他閱讀不知凡幾,同時也愈發篤定參軍的決心。一天是軍人,終生是軍人。退伍一年了,劉毅每天依然會疊“豆腐塊”,會為自己制定訓練計劃……“軍訓是大一新生的第一堂課,我會盡己所能做好他們的引路人。”他說,“我并不會因為他們是我的學弟學妹們就‘放水’,而是嚴格要求他們,因為慈不掌兵。”
青島理工教官團團長劉程博退伍前曾是一名空軍,他參加過2017年空軍總閱兵、中俄空戰對抗“國際金飛鏢”比賽開幕式。2016年,他入伍至吉林省長春市空軍某大學,退役后考入了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因為知道我們是學長,所以第一天軍訓時新生們并不是很服從口令。”劉程博說,教官們也有辦法,畢竟曾經也都是新生,深知他們的想法。“我們和新生們一起訓練,他們發現練不過我們,也就服氣了。”
正轉15秒反轉15秒,圈數保持在50圈以上,轉彎后再來上60米的蛇形跑。劉程博的絕活一露,再也沒有新生們質疑他了。風中的蓬勃朝氣,和軍中的崢嶸歲月很相似。“如果我還沒退伍,這會兒應該能開上飛機了。”憶起從前,劉程博有些悵然。“所以當學校放假前通知我來當教官時,我毫不猶疑地接受了,這也是一種部隊情緣的延續。”
“軍訓本身也是一堂思政課,在軍訓第一天,就要教會他們團結意識和規則意識。”劉程博說,比如讓新生整理內務時,有些新生偷偷跑去洗澡,教官們會罰他們蹲軍姿。但依然還會有新生犯錯,便改變懲罰方式,整個寢室陪著蹲軍姿。他說:“經過多日的相處,學弟學妹們已經懂得我們的良苦用心,會有一些暖心行為,比如知道我們因訓練嗓子啞了,會塞給我們潤喉糖。”
今年,青島理工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傳統的三大步伐占訓比例。12天的軍訓中,3天為隊列訓練,并加入戰術技能、輕武器知識、野外生存、識圖用圖、急救自救、格斗基礎、緊急集合、實彈射擊等實用戰訓科目,將訓練成效向部隊新兵訓練成效看齊。此外,軍訓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內容,通過主題講座、實戰訓練、觀看教育影片等形式,將軍事訓練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劉程博說:“學校希望激發學生參軍報國的熱情,為征兵工作做好鋪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