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5日訊 董家口海事局全面落實深化“放管服”和政務服務改革要求,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聚焦群眾辦事的“痛點”和“堵點”,以實現海事政務服務全程“不見面”為目標,著力推進海事政務服務“三個一”“三集中三統一”,打造了“一網通辦、一門通辦、即時立辦、智慧云辦、信用惠辦”的“不見面辦理”政務服務新模式。目前,“不見面辦理”政務服務模式已全面推行。
“董家口海事局政務中心所承擔的33項政務業務中除船員信息采集外均實現了‘不見面’辦理。” 董家口海事局趙晗局長介紹,通過將“面對面”變為“屏對屏”,為行政相對人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提高了港口和船舶營運效率,進一步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有效降低政務廉政防控風險,同時又有效減少人員流動和交叉見面,大幅降低疫情防控風險,讓行政相對人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行政相對人正通過智能自助辦理工作臺辦理海事業務
加快落實交通運輸部2021年更貼近民生實事服務舉措,借助智能政務自助辦理設施,探索三網(海事“一網通辦”、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駐地政府“一網通辦”)融合,打造“一網多端”的政務服務體系,實現所有政務業務“一網通辦”。
有序推進政務服務“三集中三統一”機制建設,推行政務審批職能、事項和環節向政務中心集中,審批力量配置向政務窗口傾斜,統一海事政務服務職能、標準和模式,實現33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由政務中心“一門通辦”。
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要求,全面深入推進“減證便民”工作,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和政務服務容缺辦理制,10項業務實現容缺辦理,21項業務實行告知承諾制度,簡化92件業務申報材料,大幅提升業務辦理時效,99.8%的政務業務實現“即時立辦”。
建設國內首家兼具船員驛站功能的海事政務自助服務站,利用知識圖譜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搭建線上政務智能咨詢服務平臺,打造“7×24小時”全天候政務服務,開發智能遠程信息核查系統“云”核查業務申報信息,實現政務業務“智慧云辦”。
嚴格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強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法規要求,建立信用信息管理機制,遵循“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原則,對信用良好的行政相對人給予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容缺辦理等政務辦理優惠措施,對轄區4家失信申報單位取消“不見面辦理”等優惠舉措,有效凈化政務辦理信用環境,實現“信用惠辦”。
“目前,遠程即可辦理所有海事政務業務,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辦理時間、辦理地點、辦理方式,節省了大量時間、人力和資金成本。”青島外輪代理有限公司的一位業務申報員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付雷)
責任編輯:王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