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時30分,青島理工大學嘉陵江路校區,冉冉的五星紅旗伴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飄揚在禮賢廣場,作為護旗手,青島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193班的王善澤兩年如一日堅守護衛國旗這份使命;
上午10時,結束了課程的商學院大三學生張思,來到學校東區一公寓的楊帆書屋,她要為“楊帆社”本次主題活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分享會做準備……
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用“小社團”托舉“大思政”,以社團為載體成立理論宣講團,走到同學中間、走進中小學,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組織“國旗下的思政課”、“歌聲里的中國”等主題社團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小宣講大情懷,飄揚的國旗下堅定理想信念。“當知道被國旗護衛隊挑中,我立即給家里人打了電話。”王善澤說,“記得第一次上方隊的時候,站在國旗桿底下,國歌響起的那一刻,我控制不住自己,眼淚就掉下來了。”校國旗護衛隊作為學校思想引領類社團,借全校開展“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活動之機,開展“我與國護隊的故事”宣講活動,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表達社團成員以護衛國旗為使命,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己任。
經濟192班梁歡:“一邊看著隨風飄揚的國旗,一邊聽著國旗護衛隊的宣講,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我對中國的前途和未來充滿信心。”
國旗護衛隊成員表示,將會把愛黨愛國的思想鐫刻進點滴小事,爭做有理想、有高度、有追求的學生社團,將個人奮斗融入到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去,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添磚加瓦。
小書屋大學習,朗朗書聲回應時代責任。曾獲“全國百佳大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的“揚帆社”活動室里傳出了滔滔不絕的討論聲,在社團管理老師石路捷的指導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學習筆記及學習成果,重點就“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等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內容進行小組分享討論。
社員李佳航在討論中發言引發了社團所有成員的共鳴:“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汲取力量,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奉獻出自己的蓬勃青春。”
社團負責人張思:“我們堅持每月組織理論學習,這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還要在理論學習中更加清晰地感受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找準自己未來發展方向,在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的過程中擔當社會責任,這才是我們青年大學生應有的擔當。”
小畫展大視野,在前進中體悟青春力量。社團活動日,國旗護衛隊、揚帆社、理論宣講團一同來到學校風雨操場觀看黨史百年油畫展。揚帆社社團業務指導教師擔任本次畫展的講解員,她帶領社團成員從黨史油畫中領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在講到油畫《開國大典》時,老師說道:“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建立新中國,這種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令人感佩,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們要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汲取精神營養,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觀展學生在欣賞油畫的同時,也汲取到一件件黨史大事壯舉中蘊含的精神養分,涵養拼搏奮斗的“青春力量”,國旗護衛隊員徐華棟感慨地說到:“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我們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的革命精神,將青春奉獻給黨和國家,讓青春之花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在青島理工大學像王善澤、張思這樣的學生有很多,他們扎根社團,像一顆顆種子的破土,堅持理論學習、探求使命擔當。“追夢社”理論學習小組、“思源”青年理論社……一個個響亮而又富有感召力的理論社團競相涌現,為青年成長提供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
青島理工大學團委以“在身邊的教育”為理念,為學生社團配齊配好指導老師,以“小社團大思政”為著墨點,在活動室、在體育館、在校園的每一處地方,繪出了一幅幅立德樹人的大寫意和工筆畫。(王妍 薛誠 石路捷)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