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6日訊 近日,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對松嶺路一小區展開排查,不同于以往的“人力摸排”,他們通過電子設備迅速從終端系統調出實景,不到10分鐘時間,就將違建部分及違建面積準確測算出來。依托實景三維技術進行執法勘驗,讓原本從巡查、勘驗到查處的時間成本縮短了數日。

據了解,這是嶗山區首次實現區域不同數據源、不同尺度實景三維模型的全覆蓋,也是首個將實景三維技術應用在綜合行政執法領域排查違法行為的模型全覆蓋。在未采用實景三維技術前,嶗山區對小區樓院違法建設及圈綠毀綠靠人力進行摸排,但是在摸排的過程中,執法人員也會發現一些建筑與主體相連,用的材質顏色與主體相近,靠肉眼很難辨別違建部分。
現如今,在小區違法行為摸排過程中,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科技運用在排查違法行為中,由專業機構運用設備對各小區采用傾斜攝影技術進行攝錄,為小區房屋制作實景三維模型,這樣一來,利用實景三維模型就可以形象、直觀地對違法建設進行初步判斷,并結合正射影像完成違法建筑平面圖形的繪制,圖形精度滿足1:500地形圖精度要求。結合城建檔案館的房屋建筑竣工備案圖紙,通過外業核查,可以實現對違法建筑房屋的準確判斷,讓小區違建無處遁形。據了解,利用這一技術,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已完成主城區的摸排工作。

實際上,所謂實景三維是對真實場景的攝影捕捉,從天空多角度、全方位地將一個真實的世界展示給觀看者,如同身臨其境,同時也對違法建設、圈綠毀綠等行為進行精準測算。不僅如此,三維模型不光有平面信息,還有高度信息,地面上所有的建筑高低、山巒起伏、低洼河谷都栩栩如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