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1日訊 日前,位于董家口經濟區的聚烯烴成核劑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計劃年底前投產。該項目的研發團隊由山東科技大學教師、中國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孫志強博士領銜,中石化(燕山)專家委員會主任、從事聚丙烯生產30年的教授級高工吳炳印任顧問。據悉,由該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成核劑合成技術,打破了美國長達30年的技術壟斷,該項目也成功入選第二批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
今年以來,董家口經濟區聚焦“四新經濟”發展,著力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創新人才服務方式,不斷厚植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沃土,使優秀高層次人才團隊成為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
聚焦需求“引才” 吸引高校人才開展柔性掛職
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關鍵是要聚焦人才需求。董家口經濟區管委結合經濟區功能定位,以項目引才、以產業聚才,及時吸引高端化工、循環經濟、綠色新港城建設等方面的人才。
10月份,董家口經濟區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黨建聯創共建、科技創新與合作、人才培養與交流、產業研究與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動力。
“以‘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引才思維,建立全職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結合的靈活引才機制,與西海岸新區企業與高校廣泛開展人才合作。”董家口經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經濟區已吸引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黃海學院等單位的高層次人才前來柔性掛職,掛職專家結合個人專長,切實幫助經濟區解決發展難題,實現產業升級和人才發展雙贏。
此外,針對駐區企業一線操作工人短缺及疫情期間用工、招工難的問題,董家口經濟區管委還聯合泊里鎮、海青鎮舉辦了兩場招聘會,不僅搭建起了企業用工和當地群眾就業的橋梁,也有效促進了區內企業復工復產,助力高校畢業生和區內勞動力充分就業。
多措并舉“育才” 校企合作培養提升人才技能
今年,董家口經濟區積極通過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發現、培養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并以各類人才培養工程為載體,培育省“一事一議”等各類型高層次人才,注重高端引領作用,以才引才,實現人才效用的最大化。
根據當前產業布局和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的需求,董家口經濟區管委鼓勵支持職校、高校與企業聯合辦學。目前,金能化學、海灣化學等駐區企業已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了校企人才培養合作。
此外,董家口經濟區管委還對接區人社局、青島軍民融合學院,邀請技能專家到青鋼、雙星等駐區企業開展上門培訓,使人才足不出戶就能得到技能方面的進一步提升。
完善服務“留才” 打造優良環境解決實際困難
為完善服務留住人才,董家口經濟區通過走訪、調研駐區重點企業及召開人才座談會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人才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對接上級主管部門幫助解決子女入學、相親交友等難題,當好各類人才的“娘家人和后勤部”,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被關心、被理解、被尊重,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凝聚力。
經濟區還打造了可提供家具家居、餐飲美食、看電影、健身等一站式服務的董家口家居建材廣場,以及有創業平臺、創新載體、扶持資金、政策支撐、親情服務的港城融園人才公寓,逐步健全餐飲娛樂、交通住宿、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服務職能,不斷提升環境要素和服務質量,助力企業引得來、留得住人才。(董梅雪)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