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1日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作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董家口經濟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全力構建企業內、產業間、區域組團間和公用設施間四大循環體系,大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通過新技術賦能、新模式支撐,持續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眼下,位于董家口經濟區的惠城科技FCC催化劑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計劃近期投產。該項目采用自主研發、世界首創的廢催化劑處置技術,可實現廢催化劑百分之百資源化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董家口經濟區惠城科技FCC催化新材料項目運行總監王鵬說:“拿一萬噸廢催化劑舉例,到我們廠區之后,首先使優質的平衡劑先分離出來,然后經過復活,生產的平衡劑可直接用于銷售。還有5000噸的廢催化劑,經過廢劑拆解裝置,會形成鐵、鎳、納米級硅粉等金屬化工原材料,同時生產出硫酸鋁、稀土等用于新劑生產的化工原材料。”
企業內部的“小循環”,只是董家口經濟區大循環經濟體系中的一個最小單元。近年來,經濟區精準布局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項目,構建起特鋼、乙烯、丙烯、冷鏈物流產業鏈等行業內循環經濟體系,在企業間實現上中下游產業無縫連接,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努力實現原料、中間體、產品、副產品乃至廢棄物互供和共享。
董家口經濟區管委經濟發展部工作人員趙明介紹:“比如說,聚烯烴成核劑生產出來的成核劑供給金能使用,金能化學生產出來的炭黑供給雙星使用,金能的副產品氫氣會給下游產業循環使用。”
此外,經濟區內的行業與公用設施間循環發展成效明顯,在工業用熱、工業廢氣利用、工業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光伏發電等多領域形成有實效的創新探索實踐。去年,經濟區中水循環利用率達到75%以上,年節約蒸汽20萬噸,回收蒸汽137萬噸,累計減少碳排放95萬噸。
董家口經濟區管委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程磊介紹,“我們圍繞循環經濟體系,在最初的環節就嚴格招商,招商的時候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實現原材料到產品、副產品,還有廢氣、廢水、廢渣方面的全部循環利用。”
在構建循環經濟體系過程中,董家口經濟區還積極實施降碳行動,支持青島特鋼對副產煤氣、蒸汽等能源和其他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利用或外銷;依托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打造遠洋捕撈—初級加工—海洋生化等多環節的漁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完善港區到產業區化工管廊、輸送帶等基礎設施,實現港區和產業區聯動發展,實現原材料到產品、副產品、廢氣、廢水、廢渣等“吃干榨凈”,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助力“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