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3日訊 “三長一站”和電子責任書電子簽約是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社會各方力量協同共治的工作模式。建立“三長一站”和環境衛生電子簽約工作模式,是做到“事事有人干、處處有人管”,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問題與矛盾,探索建立群眾參與城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城陽區城陽街道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即街道城市治理服務總站,發揮黨工委牽頭總抓作用,統籌安排“三長一站”工作及電子簽約等工作。在35個舊改社區和37個城市居委會分別成立城市治理服務站分站,以黨組織帶動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有效開展工作。同時,在“三長一站”的基礎上,結合“街長制”和“環衛一體化”工作模式,增設路段長、門店長和城市美容加油站,進一步細化、豐富城市治理管理職責和職能,確保“城市建到哪里、城管管到哪里”。
目前,街道處級領導干部擔任轄區16條主要道路的“路段長”,負責統籌協調、指揮調度、檢查考核各路段電子簽約工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骨干成員共52人擔任轄區“城市治理服務站”包聯干部,牽頭協調督促“三長”工作履職及電子簽約等工作。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擔任城市治理服務站站長和社區總網格長,負責解決責任區域城市管理具體問題。337名社區“兩委成員”擔任88條背街小巷的“街巷長”和93個區片的“區片長”,負責解決小區及周邊城市綜合管理及責任書電子簽約等問題。463名社區黨員志愿者和網格員擔任“樓院長”,堅持全天候開展文明勸導、督導責任書電子簽約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區率先完成電子簽約工作,與轄區8000余個門店長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并公示,讓店長變“接受管理”為“主動參與”。
街道為加強各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判、部署、協調、解決城市綜合管理及電子簽約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路段長每月召集開展辦公會不少于1次,統籌處理城市綜合管理及電子簽約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區片長每月召開工作例會不少于2次,街巷長和樓院長不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或座談會,及時協調、解決城市綜合管理具體問題。今年以來,共計處置數字城管案件3000余件。
下一步,城陽街道將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聯系溝通,并加強本單位各科室、各社區以及各級各類城市綜合管理責任主體的配合協調,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分析研判、協調解決城市綜合管理問題。建立健全“三長一站”及電子簽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情況互通、資源共享工作機制,形成合力,推動城市綜合管理縱深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李曉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