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1日訊 今天,在青島舉行的2020世界華人醫師年會暨抗擊新冠肺炎互聯網醫療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領取了“世界杰出華人醫師霍英東獎”,并做了《COVID-19 防治:階段性認知與未來挑戰》主題報告。
“雖然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臨,但是我們也很想知道:冬天到底什么時候過去,春天什么時候會來?”張文宏直言,沒有這樣的基本認知,大家在持續作戰的過程中,會逐漸喪失戰斗力和耐心。當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哪怕是在疫情控制非常好的區域,已經普遍出現了反彈。在疫情控制相對比較好的歐洲地區,如英國、法國、西班牙已出現了第二波反彈。“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秋冬季節的第二波疫情會如約而至。”張文宏還說,現在依然不能明確疫情將向何處走,但是根據初步的總結和對未來挑戰的充分認知,我們能夠看到希望。
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是什么樣的病毒?張文宏說,在冠狀病毒中它占的不是先鋒位置,而是站在C位。站在C位,意味著該病毒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立刻把自己賴以繼生的速度殺滅,才有機會讓速度帶著它全世界旅游,而且目前發現的病毒感染者當中約有80%是無癥狀感染者。既然它的攻擊性不是太強為何會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嚴重的后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攻擊有著非常明確的靶向性,即它對老年人的攻擊力度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在全美所有死亡的病人當中85%的病人是55歲以上的,但是這個病毒又有另外一個非常明確的靶向性,當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出現崩潰的時候大量的年輕人會因此死亡,所以我們在墨西哥會看到,55歲以下病死的人占整個病死人群的70%。”
新冠肺炎會不會像流感這樣過幾年來一次?張文宏說,“這還取決于這個病毒變異的速率以及所產生抗體的水平保護的時間有多久。如果沒有非常嚴格的中國措施或者是疫苗全民接種這兩個因素,讓這個病毒在幾年內消除幾無可能。”
“非常自豪地告訴大家,中國的醫療團隊在新疆治療的新冠肺炎病人中沒有1例死亡。我們治療成功率達到99%,在中國99%是治療底線。”張文宏堅定地說,“我們中國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我們決不允許出現第二個武漢。”
疫情的控制策略備受全世界各國的關注,張文宏表示:“事實上疫情期間,我們的城市沒有徹底‘關掉’,我們只是對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進行嚴密地追蹤,換而言之,我們以前面付出的代價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他說,如今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當地政府會進行精準防控,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清零”。針對熱議的“群體免疫”說法,張文宏也給出了回應,“據我了解,哪怕瑞典這樣醫療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還是教育自己的民眾待在家里,還是要居家隔離。” 現場,張文宏再出金句:“如果你是跟瑞典這樣的國家比群體免疫,就是跟馬云在比富有。”
“疫苗到底好不好需要看三期臨床研究結果。疫苗生產雖然比較慢,但是一定會奏效,目前疫苗的生產線中國在不斷做,美國也在做、歐洲也在做,就算明年年初沒有好的疫苗上市,明年年底,好的疫苗也會上市。所以希望終究會來的,這個好消息就在未來的一年里。”(青報全媒體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