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整潔寬敞的柏油街道、智能的垃圾分類站、全自動的凈化水設備……21日上午,記者走進美麗的鄉村示范村——膠東街道辦事處大麻灣二村,眼前的村容村貌,真讓城里人羨慕。村里的舊址變成了村史博物館,展館陳列的老物件,留住了屬于村里人的“麻灣記憶”,這也是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美麗樣板”。
大麻灣二村的垃圾分類站
據悉,目前膠州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全域化、服務化、產業化的模式,已經完成了2020年度美麗鄉村創建任務,實施美麗鄉村項目15個(新建美麗鄉村示范村23個)。至此,膠州市自2017年以來,已在10個鎮街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85個,美麗鄉村呈現出各具特色、連線成片、異彩紛呈的局面。
補齊公共設施,從“生態美”邁向“生活美”
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開展,大大改善了農村的管網、道路、綠化、亮化、美化、文化等基礎設施,修建污水管道38萬米,完成街道硬化160萬平方米,墻體美化40萬平方米,安裝垃圾分類房185個,安裝路燈3400盞,修建文化廣場80個,建成便民服務中心41個,徹底解決了農村道路、污水處理、垃圾分類三大難題,實現了農村街道硬化全覆蓋、生活污水處理無害化、垃圾分類規范化,補齊了社區服務中心、文化休閑廣場兩個短板,構建起了鄉村“10分鐘服務圈”,全面提升鄉村的人居環境,促進鄉風文明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切切實實地讓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整體規劃建設,從“局部美”邁向“全域美”
堅持“引領出示范、組團促互補、片區帶全域”的理念,按照《膠州市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大沽河美麗鄉村規劃》《南部山水田園美麗鄉村規劃》等指導意見,走片區化建設的路子,由點到線、線面結合,立體化、珍珠串聯般打造美麗鄉村群,培育了一批集田園觀光、農耕體驗、文創休閑、古村體驗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群落,在全市形成了 “東部大沽河” “中部環城農莊” “南部山水田園”三大美麗鄉村示范帶。
記者采風團在小麻灣二村的展館小院合影
發揮資源優勢,從“環境美”邁向“產業美”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披上一件美麗的新衣,更要讓“美麗環境”加速向“美麗經濟”轉化,讓子孫后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依托三大美麗鄉村示范帶,充分挖掘當地傳統產業和生態旅游資源,找準各村的產業定位,著力建設了膠萊街道辦事處小高于家、南王疃、古蘭等一批生態農業觀光園,細心打造仿原生景觀,兼具觀賞、采摘、餐飲的功能,提升景區景觀價值。在膠北街道辦事處大力發展農業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培育了后屯蜜桃、和睦屯西瓜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在洋河鎮和里岔鎮突出發展觀光旅游、生態休閑及養老養生產業,先后建設了國際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及益海嘉里、半島田園綜合體等一批田園綜合體項目,有力帶動了當地生態旅游、民宿等產業發展,實現產業興旺,融合發展。(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妮娜 通訊員 劉海明)
責任編輯:馬妮娜